第35章塞上归途(第2/3页)

作品:《行走大宋

在广元楼问过彭方怎么不做火锅,弄得彭方一头雾水不知说的是什么。这契丹人的锅子可能是手艺问题,估计每次找人打个锅子尽量加足了铁料,每每见到的锅都是很厚,而且很深。炒菜时候无法很快的加热。</p>

他让人去把木柴烧成木炭形式,准备好了深一点的铁槽子放在桌子上,把烧好的木炭放在铁槽子里,上面用粗木棍吊着大锅,然后让厨子准备好切好的羊肉片、牛肉片、兔子肉、还有一些洗净的野菜根,牛下水以及羊下水一定要的。这东西不但能炒着吃,也能涮着吃。</p>

吩咐陈冰张原等人调制芝麻酱,撒上青盐,并且兑上一些醋和酱油之类的,没办法,这时候条件简陋,料不足啊。</p>

张原和陈冰听韩清说这种新的吃法保证大家吃的过瘾,就兴冲冲的按照韩清吩咐调制芝麻酱。耶律漳台以及路振就是围在边上东看看细看看,不知道韩清这做的什么饭。</p>

料备齐!菜备好!肉备足!酒摆好!吊着的大锅里羊汤已经沸腾了,韩清让大家就坐,端起跟前的麻酱小料,从锅里捞出一片牛羊肉,碗里蘸一蘸,送到口中!不错!</p>

然后众人呼啦啦的就开始照着韩清的模样风卷残云,唯一不爽的就是伸出筷子进锅里时候,被锅周围的炭火烤的手难受,若是锅里没有了熟的菜,伸筷子的手捞两下就赶紧缩回来,烤的人手受不了。</p>

不过这难不住众人,有的吃货直接去找了几块儿牛皮绑在右手下面,可以隔热。一个个小脸蛋都被烤的红扑扑的,后来韩清受不了这种煎熬,在锅与放炭的铁槽子之间用厚树皮围起来,才能继续吃。</p>

吃完在外面的屋子休息,耶律漳台打着嗝和韩清聊着天,“韩医证的这种吃法真是太有新意了。吃法如此独特,不瞒你说,我今天吃的羊肉至少是平时的两倍半。待我回去,定会把这种吃法传授给我大辽。菜肉混合,煮熟蘸料,鲜汤足料,好!真实高明!”</p>

韩清笑了笑说道:“你辽国牛羊肉多,涮着吃最美!”</p>

他在前世时候听过不少传说,很多人一直认为是蒙古人发明了火锅涮肉,因为在战斗过程中时间不等人,煮大块的肉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利于随时机动性或者迁徙,而将肉切成薄片则很快就能煮熟,在战争期间这种方法尤其实用。</p>

但多处出土的辽墓的壁画却证明了火锅涮肉的发明专利应该属于契丹人,契丹人不但吃涮肉,而且吃法还很讲究,配备有众多的调料碟,和现在吃涮肉的形式基本一致。</p>

“现在我把这火锅涮肉的吃法还回给契丹,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韩清自顾自的笑着喃喃自语。</p>

这顿饭吃到半夜还在继续,不断有新的人加入进来,立刻就是一顿海捞。因为桌子坐不下,韩清支了两口锅之后发现人还是太多,就找到第三口锅继续吊起来做火锅。</p>

随行的近百号人轮番换着吃。到后来辽国的侍卫们也是轮番进来换着吃,满屋子热气腾腾,水蒸气已经充满了大半个屋子,新进来的人需要半蹲着弯腰低头才能看见桌子。</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杨喜吃完一顿,后半夜醒来看见摊子没散还在吃,于是加入进去吃了第二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