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娥眉访应天(第2/3页)

作品:《行走大宋

“有何奖励?”学子们都是寒窗苦读,很多都惦记着义智苑的束修奖励,所以能听到在算学的学堂得到奖励,一个个兴奋不已。</p>

“集齐五枚沙果,可以换得一碗羊肉汤。十枚沙果可以换得一只大鸡腿。二十枚沙果可以换得馔堂的五天的饭食经费。”</p>

“还能换什么?”下面的学子听到有这样的奖励,立刻沸腾了起来。</p>

“能换得东西多了,你们看到孟元公的那镇尺了吗?通体透亮温婉如玉,想不想要?集齐了沙果即可换。”</p>

孟元公自从受了韩清的那四根琉璃镇尺,当作宝物一般放在教谕殿,而且经常有事没事就把学生叫过来训话,训话过程中总是当着学子的面拿起那晶莹剔透的镇尺,把上面劝学的话讲给学子听。</p>

学子们回来就讲述看到了奇珍异宝,后来才发现孟元公的镇尺不只是有一根,而是达到四根之多,于是很多学子经常有事没事都要过去找孟元公问经义之事,眼神却是总也离不开那镇尺。</p>

这让孟元公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他讲授官或者教谕看了也是极为的羡慕。</p>

不过令孟元公郁闷的是去见主院的时候,戚舜宾总是拿出一个琉璃的沙盅竖在跟前说道:“最近事情颇多,需要劳心费神打理,咱们多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所以咱们的谈话就在一炷香内如何?”</p>

学子们听说能换得到那宝物一般地镇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要求韩清再次当面许诺,在得到集齐八十枚沙果即可换镇尺的许诺之后,学子们心中暗暗立下誓言,定要在离开书院前得到镇尺才算学业有成。</p>

自此韩清的课堂上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抢答局面。</p>

在古代的教育中,大多数私塾或者学院都是循规蹈矩:先生或者师长在上面侃侃而谈,下面的学子在仔细聆听,能够产生互动的课堂极其的少。</p>

在韩清的课堂上却是充分出现了互动的局面,他经常地走动到学子中间,根据学子的家庭经营情况当即出题,或是计算家里田地收成,或使计算父亲杀猪斤两,或是计算母亲所做女红用了多少料。</p>

起初越凉公极为不满韩清的这种授课方式,特意把韩清叫到教谕殿训斥,但是韩清却是依旧我行我素,终于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越凉公忍无可忍打算中断韩清的助教。</p>

为了让韩清心服口服,越凉公弄了一些试题让学子们去应答,打算用学子们的算学成绩说明韩清误人子弟,可是当老头儿看到学子们的答卷情况之后,愣神半天就不再言语。从此任由韩清瞎胡闹,但是放下一句话:“若是学子们在年中大考时算学成绩一塌糊涂,韩清要在这书院任助教五年!”</p>

四月底的时候,应天府的天气开始慢慢热了起来,韩清换上了单衣继续他的算学执教,在日常的教学中已经习惯了身份的转变,教完算学之后拿起书本去了德学苑,老老实实地听孟元公的经义和彭越公的律学。</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这一天放了学,韩清在馔堂吃完晚餐就步行往回家走,因为住处里书院并不是很远,他就让游明去了广元楼帮闲,要不然这个夯货会闷出病来,院子里一棵碗口粗的杏树快被他击打的要断掉了。</p>

出了学院的门就看到好像是一辆油壁香车远远地停着,韩清的心立刻扑通通的跳了起来,因为已是黄昏,还有些看不清楚。</p>

等他走近一些仔细瞧了瞧,精钢马车被装饰成了油壁香车,看来自己的感觉是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