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夫何恶之(第2/3页)

作品:《行走大宋

“不知慎大尹可否知道那汴京影剧院曾在两年前上演过一部大戏叫做《赵氏孤儿》?”</p>

“且慢!”慎从吉听到这里就拦住了众人的话说道:“你们所说之事可是和那影剧院有牵连?”</p>

“正是!”罗勋说道:“影剧院凭借自己能够聚众之势,通过演戏形式颠覆我大宋朝廷。”</p>

“你刚才说有部大戏叫做赵氏孤儿,可是和这戏有关吗?”慎从吉问道。</p>

“这戏里说到了赵氏。”罗勋说道。</p>

“赵氏族人有成千上万,况且这话本说的是春秋时期,你们是不是有些大惊小怪了?”慎从吉看了看三人说道:“如果就因为你们酒楼生意一落千丈而迁怒于韩承事,恐怕你们这法子还是略显薄嫩了些吧?”</p>

对于酒楼之间的明争暗斗屡见不鲜,慎从吉还没上任之前就听说过这事,现在邓有同已经不再是开封府尹,所以慎从吉上任之后就把这无头无尾案子给定夺了,放了姜伯离和崔默出去。</p>

“玄机就在这里!”罗勋笑笑说道:“倒不是因为酒楼争端而迁怒于那韩清,而是这赵氏孤儿大戏里暗指了一件大事。”</p>

“赵家遭遇奸臣灭门,孤儿侥幸死里逃生,八位义士前仆后继,血海深仇终得昭雪!”慎从吉已经对这三人没什么兴趣了,只是应付着说道:“那不成还有什么重大玄机吗?”</p>

“晋史上有这样记载:‘赵盾弑其君’!”罗勋说道。</p>

慎从吉听完这话立刻警觉地看了看罗勋,想不到那罗勋说完这句话就不再言语。</p>

弑君这个话题现在仍旧是属于令人谈者色变。</p>

事情要从太祖皇帝赵匡胤说起。</p>

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晋王赵光义到寝宫探视卧病的宋太祖,以有机密大事为由,命臣官宫女们退出,寝宫中只留下他们兄弟二人。内侍们不敢怠慢,都蹑手蹑脚地退出寝宫,远远地立在外面,等待差遣。</p>

人们恍惚听到太祖在叮嘱光义,语言若断若续,声音很低。过了片刻,又见宫内烛影摇红,忽暗忽明,仿佛光义离座起来逡巡、退避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宫室烛光下人影俯仰晃动,听到斧子戮地击物的碰撞声和宋太祖“好做好做”的叫唤声。</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宦官宫女们正在疑惑,忽见赵光义走出寝宫,命他们去请皇后皇子。等到皇后等人赶到时,太祖却早已气息全无,悠然归天了。这一年,宋太祖刚满五十岁。这就是宋代历史中著名的斧光烛影。</p>

皇后宋氏和皇子德昭、德芳等见此情景,均失声痛哭,哀号不止。这时,宦官王继恩走上前来,劝皇后说:“娘娘,莫要哭了,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昭宪太后即杜太后曾为先帝立了遗嘱,现藏于金匮之中,应取出来,遵嘱**才是。”赵普赶忙打开金柜,拿出太后遗嘱,请宋后和众人审视。</p>

此时,宋后的心里更加难过,只得流着眼泪对晋王说:“我们母子的性命,今后全托付官家对皇帝的称谓了!”赵光义回答说:“今后当共保富贵,请不用担忧。”第二天,晋王赵光义便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宋朝第二个皇帝,即历史上的宋太宗。</p>

这段故事在真宗朝期间一直在民间有传闻,官家曾下力度打击此事的宣扬者,但是越是神秘的时间越是有民间市场,所以类似的流传一直不绝于耳。</p>

罗勋说完弑君的话题之后就不再言语,原因就是这个话题太过于敏感,只能是点到为止,就看慎从吉如何去理解了。</p>

慎从吉听到罗勋的言语之后,睁大了眼睛看着众位来访者,然后屏退左右,开始和几人细细商谈了起来。</p>

依照罗勋的说法,本来是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可是影剧院却是上演了这个故事的最令人揪心的桥段,这故事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点,一是赵家人,二是弑君。</p>

慎从吉听到罗勋这么一讲,就知道这部大戏真是有文章可做。</p>

他本来和韩清无冤无仇,但是目前的慎从吉通过罗勋的说法,找出来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让自己在朝廷中崭露头角。</p>

慎从吉目前只是权知开封府。权知就是暂代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