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名动帝王家(第2/3页)
作品:《行走大宋》而且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作弊,专门设置了对读所,也就是有官员拿着考生的试卷逐字逐句念下来,另一个考官要完完全全照着答到一份全新的试卷上,为了把这里的遗漏不上,又设置了誊抄,也就是再把试卷的答案重新抄一遍。</p>
韩清那带有标点符号的文章根本不敢在应试的时候使用,平常拿出来教学可以,但是真正用到科举上面,会被认为是留记号作弊。</p>
官家看着字迹相同的试卷也是有些犯晕,但是他想到了这次的赋,乃是说到了货币的问题,当初第一次见这猴子的时候,就被他的金银铜钱的说法打动了心。所以他就开始留心关于赋和策论的答案了。</p>
可是现在的学子谁傻啊?秦凤路河北路施行了金银铜钱,山西路也施行了同样的币制,这样的话题早就是人们日常所指,所以关心时事的学子能把这币制的问题说的头头是道。</p>
官家从前十的卷子里选出了六份之后,感觉这里的论调都是有些相同,只好叹了口气,让祥定官等官员又继续寻找,终于从三十多分卷子里找出了几份,选来选去,终于定下来前十名。</p>
其中有三名的卷子上画有卷云纹,说明这三人都是有官身的。</p>
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撕开卷子之后,十人的名字一一展现在跟前,萧贯、蔡齐、张观、韩清、朱说、江登明..。</p>
官家看到挑选的十人中真的有韩清,也是禁不住大为的惊奇,他虽然留意的找了韩清的卷子,但是属实是找不到,想不到这韩清居然能在这十人当中,这让他惊奇之余也是哈哈大乐!</p>
文武百官一起大礼相拜,恭喜官家获得了这么多的有才学之人。</p>
帝顾问王旦等曰:“有知姓名者否?”皆曰:“人无知者,真所谓搜求寒俊也。”</p>
于是赐进士胶水蔡齐以下百九十七人及第,六人同出身。又赐六举以上特奏名进士七十八人同《三礼》出身,赐诸科三百六十三人及第、同出身。</p>
殿试后的第十二天,官家在集英殿召见殿试前十名,这就是传说的传胪了。</p>
不过这传胪有着小传胪和大传胪之分。</p>
小传胪,就是殿试的前十名和官家见个面,双方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洽谈,宾主双方就考试和家乡等充分交换了意见,官家高度赞扬了学子们头悬梁、锥刺股、五更起、三更眠的学子作风,学子们重申努力是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交谈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p>
韩清在得知自己进了前十,有些难以置信,因为比起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自己可是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而已,不能因为自己在前世学过数理化,就说明比这个时代的人聪明。这个时代的人仅仅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要是在自己前世,恐怕受过各种的洗礼与熏陶之后,不会输入任何人的。</p>
太婆听到这个消息,叫游明骑马去通知依珍回来,然后祖孙四人共同跪向西方,感谢菩萨,感谢诸位神仙,然后感谢太公在冥冥之中的保佑。</p>
拜完菩萨之后,太婆泪流满面,拉着孙儿在怀里一个劲的拍,一个劲的说韩家又要重振家门了,弄得依珍依菱跟着哭了一会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