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洞房灯火闲相照(第1/3页)
作品:《行走大宋》第一步的“拦门”之礼过了后,就该第二步了,谓之“压青羊”。(注①)压青羊实际上就是撒谷豆之礼,这种撒谷豆,驱邪三煞神之礼俗,大约始于汉代,至宋开始盛行。</p>
汉代京房之女嫁给翼奉之子为妻。翼奉择日迎娶,但京房认为选择的这一天不吉利,有三煞在门。三煞就是青羊、乌鸡、青牛之神。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内,容易伤长者和幼子。翼奉就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然避开。</p>
此表达了婚姻之家的愿望,通过撒谷豆之礼,以求消灾灭难,确保新妇平安。这种撒豆礼在宋代京城及民间十分的流行。</p>
早就守候在宅子门口的一帮纨绔,挥起木铲疯狂的朝着巷子里没命的泼洒,一帮孩童扑通通的满巷子里乱抢,因为这种东西拿回家据说辟邪十分灵验,抢的越多家里越平安。</p>
过了压青羊这一关之后,就开始跨鞍了。鞍与安谐音,意为平平安安的意思。</p>
跨马鞍之礼,在唐代士大夫婚礼中流行,宋代沿袭未改,新妇跨鞍而过。</p>
跨了马鞍之后,就该第四步了,坐虚帐。</p>
新娘子在进入家门的时候不能踏地,院子里铺好了青锦褥,青毡花席,一位妓子捧着铜镜子倒行在前导,后跟数位妓子执莲炬花烛;巧儿和月儿两位婢女左右扶着李奕蕾而行。</p>
韩清跟在旁边看着这奇特的礼仪有些哭笑不得,弄一帮妓子跟着,这是谁想出来的啊?这要是在自己前世搞这么一出,甭说日子能不能过得成,第二天绝对能变成网红!</p>
入中门后,先至一小屋中歇息,说是当中悬帐,新娘入内而坐,谓之坐虚帐。</p>
第五步,也有名称,叫做坐富贵。</p>
婚房门额上预先挂好一新缎、新人夫妇俩入门之时,众人蜂拥上去抢这新缎子,每人争抢得一小片,这叫做“利市缴门”,也称谓之“利市缴门红”。</p>
妓子领着夫妇俩坐在婚房的榻上,男坐榻右首,新妇坐于左,称为“坐富贵”。</p>
第六步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了,谓之“牵巾”。</p>
由礼官请新郎新娘出洞房,到中堂举行,两家各出彩缎,绾一同心,谓之牵巾。先由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露出新娘子的花容,至堂前,然后举行参拜男郎父母、家庙等。</p>
韩清家里没有儿女双全的女亲,只能让李奕蕾家姑姑来操作。</p>
夫妇俩互相讲交拜礼之后,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次,称为“撒帐”礼。</p>
第七步就是合髻与合卺了,两名伴女执双杯,分别交给新郎、新娘,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即交换酒盏而饮。</p>
给韩清递酒盏的是巧儿,这小妮子当初在酒楼见面时候,还不打抱不平的出来训斥过自己,所以韩清接酒杯时候慢了一些,特意看了看她。眉毛弯弯,皮肤吹弹即破,樱桃小口两旁抹了一些腮红,煞是好看。</p>
看到韩清盯着自己,巧儿脸立刻变得通红,又把酒盏往前递了递。</p>
夫妇俩喝完酒要把酒盏扔在榻上,看到两个酒盏一仰一扣,众人拍手称赞,这是大吉!</p>
交杯礼之后,新郎、新娘并坐,男左女右,各以头发少许合梳为髻;合髻,又称结发。寄托夫妇今后白头偕老,同生死,共命运的良好愿望。故“结发”又成为正式成亲的代称和标志。</p>
好容易等众人跟着把程序走完了,他才有些疲惫的走到院子里,与众人一起喝酒,吃些饭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