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为什么(第3/3页)

作品:《科技主线

这次不同,他是真正的妥协了,愿意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同云辉谈判,而不是继续高高在上藐视一切。</p>

谈判,其实实力与局势已经决定了结果。就像李鸿章,公认的大奸臣,曾经卖国条约的签订者,一生中签订30多个条约,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平等条约。</p>

但没人想过,30多个不平等条约是如何签订的,不知道既然有30个不平等条约,那就有30多次完全落于下风,任人窄割的局面,没人感念他在如此多的不利局面面前,没有让华夏彻底变成殖民地。</p>

事实上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正是他为华夏中兴埋下无数种子。</p>

而他本人,更是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世纪世界三大伟人。</p>

俾斯麦,德意志铁血宰相,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流传千古。</p>

而李鸿章,身处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选择了一条与他的老师曾国藩行程迥异的道路,几乎以一人之力,引领北洋集团,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幕。他不计毁誉,办交涉、修铁路、建工厂、组海军,最终的目的却与曾国藩殊途同归,在保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应对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p>

毫无疑问,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李鸿章个人的最大挫折,不过,这种挫折并没有终结洋务运动的步伐,袁世凯接手北洋集团之后的一系列举措,无不继承自李鸿章,只不过是世道变迁,令李鸿章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得以实现罢了。这是李鸿章个人的悲哀,但也同样值得他自豪,这说明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所选择的道路本质上并没有错。</p>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遗臭万年。</p>

如果云辉处于那种局面,这种谈判推给别人就可以了,一切错,只因为在完全落后的情况下展开不平等的谈判,错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愚昧的年代。</p>

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展开谈判,本身就是错,无可避免的错。</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