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危言耸听慑君臣(第1/3页)

作品:《北宋的无限旅程

这名大将叫做拓俊京,他本是李资谦的亲家和心腹,但已经长大**的国主王楷,早已经对架空自己的外祖父不满,因此暗中离间了李资谦和拓俊京两人的关系,透过内医崔思全的穿针引线而成功拉拢了拓俊京。</p>

可以说被囚禁起来的李资谦,最恨的人不是国主王楷,而是这个自己以前最信任的心腹拓俊京。</p>

那名文官叫做郑知常,高丽王朝著名诗人。本名郑之元,号南湖,高丽西京人。</p>

郑知常自幼聪明颖悟,据说在5岁时咏江上白鹭,参加科举,状元及第。初授舍人,此后历任左正言、左司谏、起居注等职务,累升至翰林学士知制诰。</p>

郑知常生性豪放豁达,善诗文、书画,精通易学、佛经,一向讨厌繁文缛节的儒家思想,而喜爱自然旷达、超尘脱俗的老庄思想,与当权者格格不入。他对阴阳秘术很感兴趣,并结交西京和尚妙清及天文官白寿翰等人,与他们并称“西京三圣”。</p>

站在郑知常身边,跟这皇家殿堂格格不入的和尚就是妙清。</p>

妙清,高丽僧,西京人,俗姓不详。</p>

此僧自称承袭高丽王朝初年禅师道诜所传的太一玉帐步法。所谓太一玉帐步法,系高丽朝所盛行的风水图谶法之一。据传妙清与其法弟日官白寿翰皆通晓阴阳之术,以诡诞不经之说惑众。</p>

郑知常信奉佛法,逐渐跟妙清走到一起,并且对其的功法深信不疑,李资谦怒视他们,就是因为他倒台被擒就是这三人与国主王楷合谋所致。</p>

李资谦走了几步,来到殿中这才高声说道:“数年前,中华帝国未建立之时便开始南侵,将交趾、占城、大理三国据为己有。其后不久,得知敌方国主李南失踪,真腊帝国遣十万象兵、宋国张书夜率数万大军、高丽和岛国齐攻镇南国,虽然前期占了些便宜,但李南回归后,先破真腊,再败宋国……”</p>

朝堂之上众臣闭口不言,只闻李资谦高声讲述中原帝国以前的战绩,此时王楷和群臣才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那个帝国的恐怖,做下了一件错事。</p>

“如今中华帝国如日高升,囊括了交趾、占城、大理以及宋国的半壁江山一十二路州府,国势日渐鼎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