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两国之间的交易(第1/3页)
作品:《北宋的无限旅程》对于碉堡蚕食战术,李南还真知道,但他却不是从宋夏战争中了解的,而是来自于后世的各国战争。</p>
碉堡战术,古今中外,皆而有之。</p>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会使用碉堡,而城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碉堡的扩大化。</p>
碉堡在军事上属防御性设施,一般是在己方作战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才使用,但特定条件下在进攻时也能够使用。</p>
在华夏大地上,建造碉堡最多,规模最大的时期,应该是那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和岛国侵略时期了。</p>
众人谈及西夏历年来跟宋国的战争,李南不由联想到现在宋境内的战局。</p>
华夏历史上的无数战争,简单的划分,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发生的争斗,如今帝国和金国的战斗,其实也是这种类型。</p>
历史上许多战例都证明了游牧民族野战军事上的优越性,关于游牧民族的优缺点就不必说了,最重要的是农耕民族发展了数千年,也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来对付游牧民族。</p>
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就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p>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中的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最后变成一座总长超过2.1万千米的万里长城。</p>
就是这样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建出来的雄伟长城,最终也无法抵御游牧民族的攻击,李南的中华帝国虽然现在发展的不错,暂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对付金人。</p>
思想飞跃过千百年之间,最后还是要回到现实,听完了几位大臣的谏言,李南也明白了他们各自的想法。</p>
蔡攸的谋划虽然没有表达完整,但大概意思就是帝国同意跟其互市,用西夏急需的各种物资甚至是武器来交换帝国最需要的战马,鼓励西夏向西方的吐番诸部侵略。</p>
至于以后,等到帝国跟金宋的战争结束,自然可以灭掉西夏,顺带将吐番诸部所在的青海一带纳于帝国版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