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局势(第2/3页)
作品:《抗日之兵王传奇》西山岛的物价很平稳,其实刘杨就不需要花多少钱,至于怎么操作,那是赵学海应该考虑的事情,刘杨只是为他提供了十万元的款项,用于管理和扩建民用工厂。</p>
不过刘杨将他所知道的很多后来的理念和一些想法技术都说了,给赵学海开阔了思路,说到底还是要生产老百姓需要的东西,无论是农业上的,还是工业上的。</p>
民国时期的工业几乎是一穷二白,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但是发展工业就需要机械,如何提供一些老百姓能用的简易机械,这就是赵学海下一步应该考虑的。</p>
想要发展,那么就需要把生产的东西卖出去,民用工厂是可以生产机床的,也可以生产各种机械,而机床则是所有设施的必须,那么发展机床就是必须的。</p>
赵学海一口气从兵工厂购买了六台机床,然后就利用现有的厂房和库房,率领工人们一方面研究,一方面生产,条件不可谓不艰苦。</p>
民用工厂只有一名技术厂长,是所有技术支持的根本,为了留住这个厂长,并让他踏踏实实的干,赵学海给技术厂长的工资比他的还要高,而且技术厂长是唯一一个分了房子的人。</p>
另外,赵学海宣布,凡是研制出来一个机械,只要能放到外面售卖的,哪儿所有的研发人员奖金翻倍,另外根据销量发放绩效奖金,而普通的生产工人则只有一半的奖金。</p>
在赵学海嘴中,无论是谁都可以自行钻研,他不问学历水平,只看结果,谁能研究出来也一样发奖金。</p>
正是赵学海的这种刺激,工人们开始利用下班的时候胡琢磨,毕竟那个绩效奖金真的很吸引人,能让人产生动力的除了荣誉就是金钱,而金钱的作用更大。</p>
赵学海接管了民用工厂之后,就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发展上,他不怕吃苦,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将刘杨告诉他的一些东西,有慢慢的交给了工人们,而工人们又慢慢的应用在了产品上。</p>
产品的发展,需要市场来检验,当第一台机床下线,就有一个原来的商人买了,在西山岛开设了第一家民办工厂,开始生产各种铁件。</p>
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从宜兴等地迁到西山岛的有钱人,他们就看到了不在坐吃山空的希望,随即各种工厂应运而生。</p>
从十月份到40年底,以西山岛为根本,在宜兴、长兴、湖州、无锡等地,很快就出现了一批民办工厂,刘杨为他们提供了不错的发展空间,刘杨深深地知道,只有市场才能真正刺激社会发展。</p>
要想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刘杨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路要走,但是民办工厂却是一个必须要走的路。</p>
随着各种工厂和作坊的出现,太湖地区出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很多人成了工人,他们养家糊口之余,也有了一定的存款,生活开始变得美好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