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3/3页)
作品:《三国智》见此楹联,刘备心安许多。如此典雅而心存远志之句,必出自卧龙先生孔明之手笔。刘备不禁萧然起敬,心里也肯定这就是孔明的家室,一定要争取到孔明出山相助。</p>
少顷,听见里面有人在吟诗。曰:</p>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p>
听此诗,分明以诗言志,志向高远,却又不乏闲情逸致,视苦读勤耕为一种乐趣。这样乐观的诗,想必又是孔明所作。只不过吟此诗者,声音清爽明朗,倒像是年轻人发出的读书声。</p>
果然,出来相迎的是孔明之弟诸葛均,他朗读的诗,也许是孔明给他的作业。草堂之上,刘备施礼后,说明来意。诸葛均告知刘备,孔明又出门去了,说不定何时回来。</p>
诸葛亮三兄弟,在这里勤耕苦读。老大诸葛瑾,己先出山,现任江东孙权的谋士。诸葛亮排名第二,诸葛均最小。如今诸葛亮与弟诸葛均一起生活学习,三兄弟中,诸葛亮显得更为优秀,他多才多艺,智谋超群,因而照顾其弟一点也不困难。他爱好琴棋书画,喜欢《梁父吟》乐府名曲。</p>
名士黄承彦先生也曾是孔明好友,现为孔明的岳父。传说黄承彦有一女长相奇特,却才华出众,与孔明相引为知音伴侣。她对孔明而言,可谓是一对佳缘天配,她在孔明的事业上帮助很大。</p>
刘备向诸葛均要来文房四宝,书写留言。写完一番肺腑之言后,刘备拜辞,三人打道回府。</p>
冬去春来。几个月后,刘备派人探得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心里很高兴,准备再次去拜访孔明,请他辅佐刘备。</p>
古人尤为信神佛保佑,在封建社会更是达到鼎盛高峰,这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游戏,变得人人都离不开它。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相信天命。这方面,人们不得不感叹佛祖高僧们感化众生的本事。</p>
刘备为能成功请到孔明,请高僧占卜选择吉日出访,又先斋戒三日,十分虔诚,然后再与关、张,又来孔明茅庐拜访。此事被写入史册,曰:刘玄德“三顾茅庐”。故事十分感人,传为佳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