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前奏(第2/3页)

作品:《武唐攻略

“这等奢侈的方法,亏你想得出来。”</p>

然而,李贤送来的东西还远远不止如此——玉石凉席一张,冰火墙一幢,玉石枕一个。所谓的玉石凉席自然是以玉块层层叠叠串起来的;冰火墙则是镂空设计,中间可放置冰块,放在身后可解热降温;至于玉石枕则不是这年头那种硬梆梆的枕头,而是李贤千辛万苦让人设置的枕芯,然后在外头裹上玉石薄片,最是清凉无比。</p>

话说回来,他自己用的枕头早就都是精心填充软绵绵的枕头,所以分外不习惯那种硬邦邦的玩意。</p>

嘴里说奢侈,但既然是儿子的一番孝心,又不曾盘剥民脂民膏,因此武后也就笑纳了。紧跟着,从太上皇到皇帝皇后都收到了这么一份夏日礼物,而李贤家里从上到下也汰换了一堆东西。而李贤在冬日命人窖藏的无数冰块,这时候也就毫不吝啬地都取了出来。</p>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防暑降温工作中,戴至德重新进入政事堂便显得无比低调,就连里头如今剩下的裴炎、刘祎之、李敬玄三个,也基本上察觉不到戴某人的存在感。等到武后反应过来,发现政事堂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她不免懊悔了一阵子。可观察了几天发现有这个人和没这个人几乎没有两样,也就默然认可了这么一个事实。</p>

就连始作俑者李贤,也忍不住认为上官仪是不是举荐错了人。一个不哼不哈的家伙进了政事堂,和不添人有什么两样?当一个月后暑热稍稍缓解,姚元之给他送上了这一个月的报告时,他才骇然发现,某人不哼不哈之中,解决掉了不少事情,其中甚至有兵事。</p>

把人家的建言和他之前的设想结合在一起,总共有好几条能够重合在一起:第一是府兵连连逃亡,已经不那么切乎实际,兵制需要缓慢改革;第二则是大唐在边疆不可只用羁縻制度,应该仿太宗皇帝,在诸如高昌这样的重要地方设州县直辖统治,不可一味节省。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既然打仗了就得有好处,否则攻下了再多地方,日后反叛连连,那么打了也是白打。光是边将悍勇没用,还得边官得力才行。</p>

这么说,难道真的要从府兵制改成募兵制?</p>

李贤的军事知识来自于李绩,但李绩主攻战场对决,战略布置,对于兵制这种东西少有研究。他倒是隐约记得苏定方作为李靖的徒弟,他曾经在人家珍藏的卫公兵法中看到过相应的分析,只是现如今已经记不太清楚了。</p>

于是,当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就找到了苏毓,结果苏毓二话不说就从自己的闺房里搬出来三大箱子书,笑吟吟地说那都是陪嫁——三箱子的书从卫公兵法到阴符经,总而言之是应有尽有。结果,从来到晚上就不正经干活的李贤破天荒钻进了书房,那烛火足足亮了一夜。</p>

这修文坊从女主人到林林总总的仆役下人,何尝看见自家主人如此勤奋?整整一夜中,夜宵也不知道送过几回,偏生李贤是照单全吃,却一句话都没有,完全一副啃书的书呆子架势。到了早上,眼睛里头满是血丝的他方才走出了书房,兴冲冲地来到院子中一桶井水从头冲到脚,换上衣服便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不,是上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