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盐政会议1(第2/3页)
作品:《借天改明》崇祯皇帝看着激动不已的周延儒,皱着眉头问道:“依卿之见该当如何?”</p>
“仍用当下的纲法,可加大盐税比例,以供朝廷开销。”周延儒马上抛出了自己拿到的底线,他根本没想到新盐政直接废除纲法,还以为只是在纲法的基础上修修改改呢。</p>
“多收盐税可供军费,赈灾之用?”崇祯皇帝一听并没有更高明的主意,就直接拿关键问题所在问道。</p>
“...”周延儒哑口无言,再怎么多收盐税,也不可能补得上军费和赈灾的缺口。</p>
崇祯皇帝看周延儒愣在那里,就没再管他,直接宣布道:“朕意已决,用毕卿所言之盐政新法,这点无容置疑。毕卿,你把剩余措施一并讲完,群臣再议。”</p>
那些地方上只管盐政的官员就在听热闹,反正不管盐政怎么变,都变不出他们的手心。</p>
“盐政目前之短板,最主要在于食盐产出不能满足盐引兑换之用。因此,必须加大食盐产出,而且须得精盐才成。”</p>
毕自严此话一落,就引起殿内一片嗡嗡声,特别是那些转运使和提举,纷纷交头接耳,叫苦连天。</p>
曹化淳自从上次事件之后,被丢在如今的鸡肋衙门,一直很郁闷。现在看到殿内议论纷纷,不得安静。他向上偷偷观察了下崇祯皇帝的脸色,把握了下皇上的心态,然后转身向那些在议论纷纷的文官喝道:“肃静,有事说事,为皇上分忧,休得私下交头接耳,不成体统。”</p>
司礼监在崇祯年间以前,都是很威风的所在,司礼监的太监宦官有见官大**的说法。虽然崇祯朝因为皇帝的勤政,而沦为打酱油衙门,但余威仍在。曹化淳这么一喝,文华殿内就安静了下来。</p>
崇祯皇帝在上面,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不觉对曹化淳的做法微微点头。</p>
毕自严一看安静下来了,就继续说道:“各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可采用激励盐工之法,设分级奖励...”</p>
周延儒已退回原位,中间就只站着毕自严,在滔滔不绝地介绍之前议定的提高盐产方法,文华殿内仿佛成为了他一个人的舞台。</p>
周延儒一边听,一边找着破绽,想驳斥掉这个新政。</p>
而那些具体负责盐政的人,却在紧张地听着,觉得压力好大。</p>
过了好一会,毕自严说完之后,转身面对手底下这些具体负责盐政的人,问他们道:“你们可听清楚了?如有不明马上提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