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皇帝的“本夫”(第3/3页)
作品:《乱清》“咸丰十一年,我丁母忧,扶柩归兰,就讲于兰山书院。期间,眼见乡梓天花肆虐,乡人除了祈求神佛保佑,束手无策——‘人痘’,那根本不是普通人家种得起的;就种了,稍有不慎,亦几同**!”</p>
“我奔走呼号,募集白银千余两,遴选董事,延聘良医,购置种苗,创建了一间小小的‘牛痘局’,并写了一篇《创设牛痘局启》,力陈‘牛痘’之安全可靠,极具效验。”</p>
“可是,”吴可读摇了摇头,“听到‘牛痘’二字,晓得种苗‘取之于牛身’,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焉有是理?焉有是理’?”</p>
醇王的脸,涨红了,嗫嚅了几下,没说出什么来。</p>
“我服满起复,”吴可读说道,“返京之时,‘牛痘局’已难乎为继,现在,只怕已经……”</p>
摇了摇头,长叹一声。</p>
顿了一顿,眼中已是灼灼的放出光来:“如今,荣安公主身为皇女,率先垂范,日后推行‘牛痘’,必然事半而功倍!这……真是活人万千的天大功德!”</p>
说着,站起身来,向着关卓凡,长揖到地。</p>
关卓凡赶紧也站了起来,还了一揖。</p>
亲贵重臣,相互以目:这下子,可好玩儿了——吴柳堂,你现在到底算是哪一边儿的人呢?</p>
宝廷得意洋洋:“荣安公主尚未登基,已在仪范天下后世!继统践祚,必为一代明君!诸公,何去何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p>
吴可读说的“垂范”,并未上升到宝廷的“仪范天下后世”的高度,不过,宝廷顺杆儿爬上来,倒是十分的自然。</p>
至此,是“小宗入继大宗”,还是“立女帝”,天平明显的倾向于后者了。</p>
当然,还有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事儿,尚未有人提出来。</p>
“宝竹坡!”醇王大声说道,“你再怎么天花乱坠,又用何用?我只问你一句话——”</p>
顿了一顿,声音更大了:“若荣安继统、承嗣,她的子女,姓什么呀?”</p>
这,就是那个“最重要、最重要”事儿了。</p>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一下,盯死了宝廷。</p>
“这还用说?”宝廷高声说道,“自然是姓——爱新觉罗!”</p>
“呼——”</p>
这是吐气的声音,不是一个人吐气,是许多人同时吐气——内阁大堂内,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吐了一口气。</p>
眼尖的,留意到主持人之一的文博川,身子微微一晃,一阵潮红,浮上了面庞。</p>
醇王咬着牙:“姓爱新觉罗——我要请问,轩亲王,乐意吗?”</p>
人们刚刚放下去的心,一下子又提了上来,所有人的目光,聚拢到了关卓凡的身上。</p>
未等关卓凡开口,宝廷便大声说道:“这个事儿,哪里轮得到轩亲王说话?荣安公主是君,轩亲王是臣!荣安公主登基践祚之后,君臣分际,更是不可逾越!荣安公主继统为君,承嗣爱新觉罗之大宗,其子女自然姓爱新觉罗,此乃天定!非人臣所可置喙!”</p>
虽说“非人臣所可置喙”,但大伙儿还是都看着轩亲王。</p>
轩亲王说话了,声音异常平静:“宝竹坡的话,乃是正论,此确非人臣所可置喙——我没有多一个字的看法。”</p>
“呼——”</p>
几乎又是人人都吐了口气。</p>
文祥的身子,似乎又微微的晃了一晃。</p>
“好,好,好!”</p>
醇王的话,带着古怪的颤音,脸面也愈来愈红,看的出来,他正在努力集聚自己的决心。</p>
“好”了几声,终于咬着牙,下定了决心:“有一件事,如果轩亲王答应了下来,立女帝——我就不反对了!”</p>
啊?</p>
下面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p>
关卓凡的声音,依旧很平静:“醇郡王请说,我但凡做得到的,必定勉力去做,不过嘛——”</p>
微微一顿,“这个,同是否反对‘立女帝’,不必扯上关系。”</p>
意思是,我做了您要求的事儿之后,您还是可以继续反对立女帝的,没关系,没关系。</p>
醇王微微狞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言必行,行必果!”</p>
顿了一顿,“大家都晓得,如果‘小宗入继大宗’,皇帝的本生父,是不能干政的——”</p>
话没说完,反应快的人,脑子里已是微微一炸:什么意思?</p>
“那么,”醇王脸上的肌肉,微微**,“请教轩亲王,皇帝的‘本夫’——又该如何呢?”</p>
整个内阁大堂,似乎都呆了一呆,然后,“轰”的一下,即便最冷静的人,也未能控制住自己,不发出某种失惊的声音。</p>
*</p>
(五千一百字大章送上,求赐票票一张,狮子拜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