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那条狰狞的火舌(第1/3页)

作品:《乱清

渎叻码头至大兴门,地势大致平坦,不过,也有起伏,只是坡度平缓,无碍人车通行,拿波浪打个比方,目下,法国人之所在,算是一个“波峰”,前方三百五十米左右,是另一个“波峰”,地势较法国人脚下的“波峰”略高,两个“波峰”之间,地势相对低洼,算是“波谷”。</p>

诡异的景象,就出在对面由“波谷”而“波峰”的这个缓坡上。</p>

十来条长短不一的壕沟,纵横交错,铺满了整个坡面。</p>

通向大兴门的道路,被这些壕沟截断了。</p>

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安邺还以为是某种水利设施——越南多雨,这些壕沟是拿来雨季的时候排水入红河用的?</p>

转念一想,不对!渎叻码头至大兴门的道路,被生生截成了三、四段,天底下哪儿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水利设施?</p>

再细看,愈发的不对劲儿。</p>

壕沟有长有短,有横有纵,相互交错,最长的三条,都是横向的,即东西向的,彼此基本平行,第一条和第二条,相距大约七、八十米的样子,第二条和第三条嘛……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吧!</p>

这三条壕沟的边沿——南边儿,即朝向法国人的这一边儿——都密密的码堆着沙袋,蜿蜒一线,几乎没留下什么空隙;码堆的方式,十分古怪:上下两只沙袋叠在一起,码的整整齐齐,不过,每隔三、四只沙袋,两只就会变成一只,留下一个缺口,非常之有规律。</p>

还有,安邺留意到,这些壕沟——横向的也好,纵向的也好,并不是笔直的,而是锯齿状的,即是说,拐来拐去的。</p>

这些壕沟,做什么用的呢?</p>

某种障碍?用以迟滞敌人的骑兵和车辆?</p>

如是,未免太窄些了吧?</p>

壕沟内里的情形,不知究竟,可是,大致的宽度,还是看得出来,人都几可一跃可过,战马更加不在话下;还有,这么窄的壕沟,填平一小段,不过指顾间事,或者叫工兵随便竖根桩子,搭两块板子,车子也就过去了。</p>

起不到多少“迟滞”的作用啊!</p>

正在转着念头,旁边的图尼森一边调校着望远镜的焦距,一边皱着眉头嘟囔,“这些沙袋码的——一会儿两只一摞,一会儿一只一摞,这一个个的缺口,一眼看上去,倒有些像……城堞似的?”</p>

城堞?</p>

安邺心中一动:这些壕沟,莫不是越南人的某种……防御设施?</p>

嗯——</p>

士兵呆在壕沟里头,从“堞口”——即“缺口”处向外射击?</p>

可是——</p>

唉,可是什么呀!看到这儿,书友们大约都着急了:还“可是”?这些壕沟做什么用的,根本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呀!</p>

堑壕啊!</p>

这法国人,一个两个的,都什么眼神儿?</p>

就这水平,还好意思自称职业军人?</p>

哎,我说狮子,你这个逆向金手指,是不是开的太过了点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