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嗣德王的失惊倒怪(第3/3页)

作品:《乱清

那种恍惚而呆滞的神情,又出现了。</p>

同上一次通知他升龙驻军“北调”时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p>

唐景崧心里嘀咕:这是什么情况?</p>

这种情形,以前没有出现过呀?</p>

主客都不说话,乾成殿内,一时非常安静。</p>

过了一会儿,杨义轻轻咳嗽了一声,赔笑说道:“唐大人,我王御体微恙,这个,呃,您看……”</p>

“哦?”唐景崧一怔,随即大皱眉头:国王同天朝上使说话,有你一个太监插嘴的份儿?</p>

这是什么规矩?</p>

如果是在中国——</p>

哼!</p>

他冷冷的看了杨义一眼。</p>

杨义感觉到了唐景崧的不快,立即俯一俯身,后退一步,低眉顺眼的,不说话了。</p>

唐景崧的眼风,扫到了杨义手中捏着的毛巾上——由始至终,他一直留意着这块毛巾。</p>

上头似乎没有什么血迹。</p>

唐景崧微微透了口气——多多少少,放下了些心。</p>

随即,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要不要叫军医进宫,替嗣德王看看病?</p>

不过,越南和中国一样,君主有恙,轻易不能“征医”,因为,这意味着御医已经束手无策,不能不求之于外了——也就是说,君主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了。</p>

这必然引发人心不安乃至政局动荡。</p>

而现在,正是局势最敏感、人心最惶惑的时候。</p>

算了。</p>

“是这样,”唐景崧缓缓说道,“当初,‘钦使护卫团’到沱灢去,其实是‘借道’——即经沱灢走陆路进顺化。”</p>

顿一顿,“因为富浪沙在沱灢胡作非为,这支部队不能不留了下来,防着富夷进一步做乱;之后,吾修‘基隆事件’之怨,沱灢富军,不论海陆,一网打尽,沱灢既然已经没有富军了,那么,‘钦使护卫团’也就没有留在沱灢的必要了,就得照原计划同我这个钦使汇合了。”</p>

再一顿,“升龙城里的那支部队,当初是应殿下之请求,进驻‘协防’;后来,升龙一役,大获全胜,富酋巴某以下,无一人片板逸出——嗯,这个仗既打完了,撤了出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嘛!”</p>

嗣德王听的很是一愣,他的脑子昏昏沉沉的,一时没转过弯儿来——咦,这个口风,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p>

“现在,”唐景崧继续说道,“既然富夷再犯,那么,就请殿下再上一个奏折,请求天朝再行天讨好了!”</p>

哦,明白了。</p>

“是,”嗣德王又咳嗽了两下,然后用很低的声音说道,“谨如所教。”</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