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请凶犯对号入座(第2/3页)
作品:《乱清》照阿神父的伤势以及庄神父的描述,中刀之后,阿神父应该立时毙命才对,然而,阿神父居然行动自如,不见圣母不咽气儿,介个——</p>
哎,介个简直就是“神迹”啊!</p>
对于第一个发现了阿神父的“虔诚”、“信仰”、“依恋”、“毅力”,并发出“欢喜赞叹”,进而“曲笔”点出“神迹”的人,读者们立即生出了“同理心”——外交照会不是以个人名义发出,则这个“同理心”的对象,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中国**了。</p>
有了这个“同理心”打底,再往下看,感觉就不一样了——中国**好像变成了“自己人”,不论说什么,听起来,都更顺耳、更容易接受了。</p>
好吧,继续往下看。</p>
“中国**正在办洋务、行新政,敞开国门,交通万国,此诸君所深知也。”</p>
“对于洋务和新政,中国**内部,确实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即是说,还存在着一定的保守的力量。”</p>
“但是,时至今日,支持改革开放者,愈来愈多,反对改革开放者,愈来愈少;而即便最保守者,也是承认同万国交往的必要性的,所异议者,只是开放的程度罢了。”</p>
“中国**内部,关上国门、自绝于世界的声音,已经绝迹;更不存在对泰西人‘见一个、杀一个’的极端势力。”</p>
“而据我们对于舆情的掌握,民间是否存在这种极端势力,也是很值得怀疑的。”</p>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扶清灭洋,杀尽洋夷’云云,并非凶犯之本意。”</p>
“而据庄神父云,凶犯与‘南堂’及阿历桑德罗神父、文通译和王杂役等受害者,亦无私人恩怨。”</p>
“则凶犯犯案并以‘扶清灭洋,杀尽洋夷’张扬,其本意,实在于藉此挑拨中国**和世界各国之友好关系,从中渔利也!”</p>
谁能够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恶中获利呢?</p>
先说国内。</p>
“诸君深知,中国**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许多既得利益者之利益多有动摇,其中有认清形势、接受现实者,但也有始终愤懑不平、时刻寻机反攻倒算者,这种人,对泰西人,未必真想‘见一个、杀一个’,然而,对于主持新政之当政者,却是恶也欲其死!”</p>
“若中国同各国交恶,广树强敌,**顾此失彼,他们就有了反攻倒算的机会了!”</p>
“因此,名为‘扶清’,实为‘倒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