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真是自愿来的?(第2/3页)

作品:《六零年代,从六道杠开始进步

首先是进行个人资料审查。

其次进行兵团纪律培训,其中就包括南疆的地理气候等方面的教育。

最后才是签发一次性边疆通行证——这个证只能让你往南疆走。

宝根之前就告诫过自己的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三关很好过。

首先是审核环节,与在京城的审核完全不一样。

在京城,人家为了动员你出发,有些太敏感的段落会给你用一点春秋笔法,语气也是相当和蔼可亲的。

可到了这里,这个环节的审核简直严格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尤其是南疆知青。

因为南疆很苦很苦,其次所有去南疆的知青都要做好作战戍边的准备。

必须保证每个抵达南疆的知青都是一颗合格的钉子。

任何有隐患的地方都要先排查出来,方便后续的工作和教育。

说句有点带讽刺的话,家庭出身有点问题的知青会被幸运的留在北疆去农场进行集体劳动。

通过审查的才能去南疆。

熬过这一关后,看似很普通的第二关却让不少人直接崩溃。

在这个环节,他们会知道南疆真正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多苦,更让人抓狂的是工资待遇很多时候到不了位。

因为运输困难、更因为南疆穷!

北疆支边农垦知青的口粮实际是28公斤一个月,而南疆支边卫戍知青的口粮是25公斤一个月,三成是粗糙的玉米面。

在没转正之前工资

还没等宝根回忆完这些资料,大脱粒已经开到了营地门口。

捷克大脱粒这么大的卡车很少见,守门的民兵们都很稀奇。

坐在副驾驶的唐向阳拿出了介绍信,民兵队长只是看了一眼便挥手让他们开进营地。

按照上级的吩咐,对待进入营地的知青必须是和颜悦色,无须过多的检查——重要防备的是营地人的人偷偷逃返。

卡车在一处空地停下,引来不少已经到了这里好几天的知青们的远远围观。

看到宝根这帮人精神抖擞的跳下车,不少人或多或少的露出了怜悯或者讥讽的神色。

其实来到这里的不乏志愿者,但在得知南疆真正的环境和待遇后都会如他们现在这样忧心不已或者干脆麻木。

每天来运人的卡车上都配有带枪的民兵和干部。

说是为了防止路上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