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戊堡一夜(第1/3页)

作品:《北凉王前传

(老汉养精蓄锐,咱们下周再战,小小剧透一下,下周的章节中会出现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哦:)周日上午10点,继续发放100起点币的红包,祝各位书友‘抢个大包’。</p>

两百年来漓阳一直饱受突厥的入侵和搔扰。</p>

突厥以骑军为主力,基本上他们每一次袭扰劫掠漓阳,都是从关口入侵。</p>

因此,从漓阳武灵帝时代起,便开始在漓阳边境‘崇山峻岭’的关口之间,大规模扩建边关诸城,以此为国防线,对抗突厥的袭扰。</p>

边关诸城之间,互为犄角之势‘守望相助’,扼守在漓阳国境之上。</p>

虽然,和关内中原各国相比,突厥的人口相对稀少。万人以上规模的进攻少之又少,大部分时候,他们发起的都是几千人或者几百人的小股掠夺。</p>

但是漓阳边境的战线太长,仅靠十几座边关重镇就想全面驻守漓阳国境,无异于天方夜谭。</p>

面对这种情况,漓阳大军不可能天天压境驻守在边关,养不起,也耗不起。</p>

所以,戍堡便应运而生。</p>

这些戍堡大部份都修建在关外,依托边境驻兵的重镇大城,逐步向外扩展,</p>

最开始,这些戊堡只是些由‘碎石和泥土’所筑的土筑小寨,‘石堆土夯’十分简陋。</p>

锦州边军大帅袁华巡视边防时,看到那些早期的戊堡,曾感叹“水过则冲,虏过则平。驻堡戊卒,以命守国。”</p>

后来,突厥在百年前灭掉伊蓝古国后‘日益强大’,漓阳也随之加强了边境上戊堡的数量和质量,所修建的戊堡,都是更加坚固耐守的青砖楼城。</p>

虽然,这些青砖楼城的城墙,在高度和厚度上,不能跟锦州府城和锦州边军大营那种巨大体积的城墙相比,但阻挡以骑军为主的突厥,已是绰绰有余。</p>

各戊堡中设烽火台五座,遇突厥十万人以上的‘大股’入侵,便点燃五股狼烟,示警边军。</p>

遇突厥万人以上的入侵,便点燃四股狼烟。</p>

遇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入侵,点燃三股狼烟。</p>

遇千人以下、五百人以上的小规模敌军进攻,便点燃两股狼烟,召集附近的多个戍堡和边军大营,派出小部份援兵,大家一起‘合作’吃掉小股敌军。</p>

遇五百人以下的小股突厥游骑,则点燃一股狼烟。</p>

戊堡的出现,让突厥小规模的骑兵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偷袭劫掠漓阳国境各城。</p>

并且在突厥大规模骑兵压境之时,也能够第一时间预警漓阳各府城重镇和边军大营。</p>

在锦州边军出动全军精锐,剿灭了‘独眼盗’归营之后。徐虓在营中休息了三日,便接到大帅袁华的命令,命他率领大雪营一支五十人的小队,巡视锦州边境七十二座戊堡中的十二座‘主堡’。</p>

平时这种‘巡视任务’由一个标长或是副标长带队即可,但大帅袁华特意派徐虓前去,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多、更快、更深入的熟悉和了解边军事务。</p>

毕竟在大帅袁华的心里,是把徐虓当做‘锦州边军未来接班人’来培养的。</p>

大雪营的军士们,现在对徐虓这位‘十六岁的副统领’几乎到了‘崇拜’的地步。</p>

不久前,锦州边军出动全军精锐剿灭‘突厥暗桩独眼盗’,徐虓在那一战中,大放异彩、屡立战功。</p>

最后无论是以斩杀独眼盗敌首的数量,还是几次施展妙计,‘以少胜多’智杀敌军,或是凭借其独到的经验和直觉,搜寻到隐藏在深山中的独眼盗主力,以及数次放弃剿灭敌军的大功,救助误中独眼盗奸计的各营友军。</p>

杀敌,论功,徐虓和大雪营都毫无争议的成为了此次锦州边军大比的‘军中魁首’。</p>

让之前对他的武功骑射和统军能力有所置疑的其他各营的统领和将士们彻底的‘心服口服’。</p>

一论巡视下来,徐虓也确实对锦州边军的防务有了更深的了解,被边军智虎陈卭赞为‘于兵事之学,能举一反三、四、五的徐虓,在心里对现有的边军戊堡,也有了一些比较朦胧的新想法。</p>

完成了巡视戊堡的任务之后,徐虓想起荠武夫的弟弟‘荠当国’在一座回途中的‘旧堡’里做守城卒,就打算带着身边的小队去那座旧堡看看。</p>

一是见一见这个被荠武夫‘给予厚望’送到边军最苦之地磨练的亲弟弟到底有如何优秀。</p>

二也是想看看这些在漓阳最初抵御突厥时,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旧堡。也许会对自己心里那个关于戊堡的朦胧想法,有所帮助也说不定。</p>

一路无事,不水不拖。</p>

边关之外,除了荒山密林就是平原空地,风寒黄土硬,没有什么良辰美景可写,老汉就不在这里写什么‘徐虓眼望关外,心有所感来水剧情字数了。</p>

至于,徐虓心里到底有没有什么感悟与感慨,各位书友可以自行脑补想象。</p>

在旧堡的寨门外,徐虓小队遇到东乡营的统领王翦。</p>

在剿灭独眼盗之后,押粮而归的王翦与徐虓曾有过一次交集。</p>

王翦手下的一个亲信标长,在领取粮草时,看到大雪营所领的粮草物资要好于其它诸营,和王翦一起刚刚押粮而归的他,还不清楚这是因为大雪营在此次边军大比中夺得军中魁首,大帅对大雪营的奖励,也不知道徐虓有几十个‘名副其实’的绰号,更不知道徐虓那几十个绰号中有一个绰号叫‘徐老虎’!</p>

那个三十二岁的标长,看到去领粮草物资的大雪营副统领徐虓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羡慕嫉妒之下,就口不择言的‘嘲笑’大雪营的伙食好,是因为餐餐都是断头饭。</p>

龙有逆鳞,虎有竖须。</p>

这两样都是摸不得、碰不得,触之暴怒的存在。</p>

而‘断头饭’这三个字,对包括徐虓在内‘所有的大雪营’将士而言,都是‘逆鳞虎须’一样的存在。</p>

逆鳞竖须,连摸都不能摸,碰都不能碰。</p>

更何况这位王翦的亲信标长所做之事,简直就是往徐老虎的虎须上啐痰撒尿,那咱们的徐虓、徐北凉能惯着他们吗?</p>

必须不能!</p>

徐虓当场就把那个标长暴打了一顿。</p>

那位标长被打得那个惨啊~~惨到老汉都不忍心详细描述了。</p>

(继续感谢“江涵秋赢雨璃“书友连续两日所投的推荐票,还有我是王印书友连续7天为《北凉王前传》发给各位书友的1200起点币的红包。陪冷宫人喝凉茶,最见人心。既使这本书将来出现百万,千万大盟,在老汉的心里,最初陪伴和支持的你们,依然是不能忘却和忽视的伙伴。)</p>

两眼的眼眶被徐虓‘沙锅大的拳头’给打裂了,</p>

鼻梁骨被徐虓一个‘膝顶’给撞塌了,</p>

嘴里的门牙被徐虓‘铁钳’一样的手指给‘硬拽’下来两颗,</p>

脸被徐虓一顿‘北凉无影脚’给踢肿到连‘深吸轴玉’都说不出来,</p>

嘴角也被徐虓用‘蒲扇大的巴掌’给抽裂了。</p>

唉~老汉的心太软,真的是不忍心详细描述那位东乡营标长的伤情啊,实在是太惨了。</p>

↖(^ω^)↗</p>

俗话说,打了孩子,家里的大人不乐意。</p>

王翦虽然知道自己麾下的这个标长属实该打,但你徐虓一个大雪营的‘副统领’凭什么‘越俎代庖’动我东乡营的‘标长’,当我‘王东乡’是纸糊的吗?</p>

不黑不吹,如果徐虓没有动手的话,王翦都不会只是揍那个标长一顿就了事。</p>

出言侮辱‘一千三百二十五名为国牺牲的英烈’,在治军极严的王翦这里,那个标长就算是王翦的亲信,也一样要被王翦下令‘杖责至死’的。</p>

所以说,那个出言不逊的倒霉蛋儿,虽然挨了徐虓的一顿暴打,但也算是因祸得福,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p>

虽然知道那名标长该揍,但王翦对徐虓‘打脸’东乡营的行为,也还是非常的不满。</p>

这一次两人‘碰巧’遇到了一起,自然要‘了结’一下之前的‘恩怨’。</p>

军中尚武,空口白牙的‘讲道理,辨对错’在这里没什么大用。</p>

道理讲得再多,对错辨得再明白,到最后还是要用拳头来说话。</p>

所以,徐虓和王翦之间也没多说什么废话。直接约定,大家先进旧堡把吃喝拉撒都弄立正了。然后出来,在旧堡之外,打上一场。</p>

不管是谁‘输了、伤了’,都不许回去找大帅告状。</p>

两个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什么输了的人要向赢了的人认错这样话。在王翦和徐虓的心里,那个东乡营的标长挨打就是活该!</p>

俩人打这一架,争得无非就是一口气而已。</p>

说起来,徐虓和王翦各带了五十人的小队。此时,在他们这一百零二个人里面,最欢乐的就要属东乡营的副统领‘张彪’了。</p>

在之前围剿独眼盗的过程中,被徐虓彻底‘折服’了的张彪,知道自家统领要带人出来‘巧遇’徐虓之后,便死皮赖脸的缠着王翦把他一起带出来。</p>

他可没想过劝王翦和徐虓‘化干戈为玉帛’。打就打呗,不打不相熟,相熟有酒喝。</p>

自己的存酒都‘输’给徐虓了,这个‘徐守财’也不说跟自己客气客气,推辞推辞。</p>

你要客气推辞一下,老张我是不是就能借坡下驴,留几坛子下来了。</p>

这回等你俩打完,老张可得好好‘蹭’你们一顿酒喝。</p>

↖(^ω^)↗</p>

两队人马进入旧堡之后,受到了堡长郭森和戊长郭林的热情接待。</p>

虽说平时巡视戊堡的只是标长一级的军官,这次一下子来了一位统领、两位副统领,三位‘高官大将’,规格的确是高了不少。</p>

但这两位负责戊堡中作战和军需的‘小吏’,表实得也实在是太热情了。</p>

堡长郭森和戊长郭森两人,亲自为‘徐虓和王翦’牵马,</p>

戊长郭林还亲自带领辅兵去为‘徐虓和王翦’小队的战马搬运草料,</p>

堡长郭森则热情的劝说三位统领大人不要站在戊堡的寨墙下晒太阳,邀请他们到戊堡中的兵栈‘小坐片刻’。</p>

一路上更是对三人‘大捧特捧’,尤其是提起徐虓‘十箭落十箭、十箭落缨盔、一人胜三千、剿灭独眼盗、大比得魁首’的这些‘辉煌事迹’,更是赞不绝口,什么‘年少有为、少年英雄、军中箭神、锦州虓虎’,简直都要把徐虓夸到天上去了。</p>

徐虓一边嘻嘻哈哈的说着“老郭你过奖、过奖了”之类的客套话,一边暗中用‘手势暗语’提醒王翦‘事出反常,谨慎提防。’</p>

因为他觉得这旧堡中的戊长和堡长实在是热情到了殷勤的地步,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p>

王翦却对徐虓的提醒‘嗤之以鼻’,并用暗语手势嘲讽徐虓是‘胆小如鼠’。</p>

徐虓看到王翦用暗语手势嘲讽自己,并没有当场发怒,而是依然和堡长郭森‘勾肩搭背的谈笑风生’。</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两个人一顿客套下来,郭森没套出徐虓什么‘实话’。反倒是徐虓从郭森嘴里,问出了不少关于这个旧堡的事情。</p>

这座旧堡是漓阳神武灵宗时期筑建的五百戊堡之中的一座,也是目前锦州边境上,唯一的一座旧时戊堡,所以大家都管这里叫旧堡。</p>

戊堡中有守城戊卒三十人、辎重辅兵五十六人、快马十匹、烽火台五座、负责城防作战的戊长郭林是负责戊堡中各项杂务、军需的堡长郭森的亲弟弟。</p>

郭森三十二岁,郭林二十九岁,兄弟俩都是十三岁投军的老兵油子,武艺平平,一直没立过什么大功,能在这戊堡中担任一官半职,纯粹是靠着熬时间、混资历,熬上来的。(老汉说话算话吧,上面这些内容如果水字数的话,最少能写一千字:P)</p>

戊长郭林领着手下的辅兵喂完了马匹之后,也进了兵栈的大厅。</p>

“郭戊长,实在是辛苦您了。对了,这旧堡的守城戊卒中可有一个叫荠当国的少年?”徐虓一边亲切真诚的感谢戊长郭林,一边不经意的问道。</p>

“呃。。。”戊长郭林听到‘荠当国’这个名字时,愣了一下,没有马上作答。</p>

“徐统领说得是‘铁锥’,有、有、有,徐统领别见怪,咱们这戊堡里面就这么百十来号人,大家闲着没事儿就互相给彼此起‘外号儿’,时间长了,彼此之间也不叫名字,都直接叫外号儿了,你刚才这一说‘荠当国’的名字,我兄弟一时没反应过来。”堡长郭森赶忙替弟弟郭林把话接了过来。</p>

“哈哈,是这样啊,看来我们大雪营荠武夫、荠统领的小弟在这里和大家相处得很好嘛。那不知他现在何处?我们荠统领军务繁忙,好久不曾见到他的弟弟了,我这次也是回营顺路,就来你们这里替他看看这位荠小弟的近况。”</p>

郭森说得话,徐虓一句都没信,这里面肯定大有古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