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改革工分制(第2/3页)
作品:《华鼎》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改革。就是因为现在最重要商品其实就是粮食,而刘峰自认为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只要粮食足够不产生大问题,那么三山县就会继续稳定。</p>
等秋收以后。番薯收获上来。自然是不用发愁了。</p>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物价问题。这事就看李从煜的能力了,刘峰自己只是甩手掌柜,只负责把握大方向。具体的措施自有李从煜等人去完善去实施。</p>
再和三人商议了一阵,刘峰便让他们回各自府衙好好思考然后写一份详细报告交给他。</p>
坐在椅子上的刘峰,暗自想象了一阵,在不久的未来县城之中酒肆林立,小摊满地,各式各样的人川流不息,足以比拟郡城繁华的程度。</p>
不过,要做到这一步要花很多时间以及精力,但是他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为自己治下百姓带来那种生活。</p>
乾化六年九月下旬的这段时间,百姓们在各级吏员、办事员的口中得到了准确消息。</p>
经历了最初的不安后,在各级官吏的引导下开始接受了不再使用工分的这个事实。</p>
而且很快百姓们发现,使用工分和使用铜钱没啥太大区别,同样都是换取,只是媒介变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互相交易,不再被禁止。</p>
魏六看着自己开的店铺,顾客盈门脸上不禁挂起了笑意,他原是安津县百姓,受南安海曲两军交战影响逃难至相邻的阳豪县,然后紧接着山洪降临,他只好再一次跑路。到达天金府,好容易捱过雨季两月,内战紧接着爆发,他见机快没有被强行拉壮丁,一路向西跑,后来听到传闻有人收容难民,他便凭一口气坚持到了麻青镇。</p>
到了这儿,果然有人收容他们,他还喝上了数月以来的第一口热粥,那时他仿佛是喝到天上琼瑶玉浆一般,瞬息下肚。</p>
之后,他明白是麻青镇都尉刘峰救了他们,还给他们分田,领着他们工作挣取工分以生活,只是他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只能暗自为大人立了一块长生牌,凡是大人的决策他都率先响应。</p>
可惜征兵时,他的体质没有过关被刷了下来,让他暗自懊恼不已。</p>
就这样过了两月,直到前几天,大人决定废除工分,还将各个百货店什么的要卖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