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汴梁城内遇奇才三(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温谦一笑,敬翔问的问题与自己一开始问的一模一样,便说道:“减震弹簧其实原理很简单,敬兄见过没有农夫用扁担挑水”。</p>
敬翔也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书呆子,农夫挑水怎么没有见过,但是这个与减震弹簧有什么关系呢?“温兄不要打哈哈了,快说吧,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不成”,敬翔不解的问道。</p>
“当然有关系了,君不见扁担在挑东西的时候,东西虽然上下起伏,但是挑担的人并没有感觉颠簸,减震弹簧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减少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温谦解释道。</p>
敬翔闭着眼睛,想像着扁担在农夫肩上起伏的样子,并联想车辆在道路上颠簸的情景,心里有些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个办法是李典军想出来的吗?李典军真是天纵奇才”,敬翔毫不吝惜的夸赞道。</p>
“科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只是平时没有人注意到罢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因为工匠的创造力受到了压制,才使得没有人愿意研究和实验,真是令人惋惜”,李烨不由得感慨道。</p>
士农工商的理念早已经深入文人的骨髓之中,见李烨如此重视工匠的地位,敬翔有些不快道:“士人知礼而治天下,农为国家之本,国无农不安,而工只会用**巧之物献媚,无商不奸更是唯天下之人唾弃,难道这些李典军不知道吗”。</p>
李烨就知道敬翔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虽然是国家之根本,但是没有工匠,农民如何种地,百姓如何安居乐业,无商百货不通,何来吃穿用度,所以说士农工商并不高低贵**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罢了,不知敬兄认同否”,李烨反驳道。</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敬翔怎么能够被李烨三言两语说服,士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岂是李烨说没有就没有的。“李典军谬论,自古以来,商人逐利、工匠**巧唯世人所不容,如何能与士人并列,谬论,滑天下之大稽”,敬翔不屑道。</p>
李烨没有想到敬翔的反应会如此的激烈,真低估了古代文人的执着和顽固,“好了,我们先不谈这个,不如我们先下一盘棋吧”,李烨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很容易到最后弄得不欢而散。</p>
其实,敬翔也不想再与李烨谈论这个问题,这并不是说敬翔就不支持李烨的观点了,而是感觉不可与李烨把关系搞僵,毕竟自己与李烨结伴而行,如果争吵起来,以后的行程怎么走啊!</p>
敬翔见李烨从行礼中拿出一付棋盘,摆在座椅中间,码放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