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登州经济战三(第2/3页)

作品:《走进唐朝

“那些登州粮商购买稻米已经疯了,某散布消息说鱼腌制已经可以存放很久,那些粮商就相信了。你马上回新城,带上武器、食盐和马匹前往江南,务必在一个半月之内返回登州,把江南的稻米全部带回来,登州和辽东半岛需要这批粮食”,李烨说道。</p>

江南的稻米可不是为登州奸商准备的,这是辽东半岛流民安置所需的稻米,一粒也不能留在登州奸商的手中。“是,某马上启程返回新城,到江南将稻米取回来,李刺史还有什么吩咐”,吕泰新回答道。</p>

“记住,王郢的事情,千万不能泄漏半点身份,将江南的流民安置在嵊泗列岛上,马上开荒种粮,派人打入王郢内部,与江南商贾建立联系,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他们带往嵊泗列岛暂时居住,不要与官府打交道,如果遇到江南水师,就说是登州水师追击海盗到此,在嵊泗列岛上暂时休养”,李烨暂时不能去江南,只能靠吕泰新了。</p>

“明白了,那要是官府和王郢要求我们协助作战怎么办”,吕泰新问道。</p>

“尽量拖延时间,双方都不得罪,站稳嵊泗列岛为主,其他的事情不管。对官方就说要上奏朝廷,等候朝廷的调遣,对起义军就说我们人少、实力弱,现在不宜与官府交战,等积蓄好力量后再出击”,李烨的手现在还伸不到江南,嵊泗列岛离江南很近,难免被双方势力注意到,李烨考虑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小范围的介入王郢的战争。</p>

送走吕泰新后没有几天,狄庆江急匆匆的跑到李烨的府上,看见李烨悠闲的坐在堂上喝茶便着急道:“李刺史,大事不好了,三家米行的稻米又卖光了,还是不少人在米行门口吵着要买米,场面快控制不住了,李刺史倒是想想办法啊”。</p>

现在不是李烨拖不起,而是登州粮商拖不起,“狄明府不要着急,张指挥使马上就到,治安的事情就交给张指挥使,狄明府安心负责流民的开荒、疏通水道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到着急上火的时候”,李烨慢吞吞的说道。</p>

能不着急上火吗?李烨说的倒是简单,蓬莱十万百姓都指望三家米行的一点稻米生活了,现在三家米行又断粮了,还不知道下次稻米什么时候才能来。狄庆江叹了一口气道:“李刺史,你不知道,这几天县衙门口聚集了许多人,有要求州县开仓放粮的,有说我们乱抓良民的,现在登州粮商联系了不少当地的名士,准备上书弹劾某和李刺史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想恶人先告状,李烨对于这种三板斧的把戏早就熟悉不过了,说道:“某也写了一封奏章,详细述说了某这两个月在登州的所作所为,提及登州各级官员为了登州灾害的事情,不分昼夜、不辞辛苦奔波在乡村一线,安置流民数万、新建疏通水道几百里,极大的缓解了登州的旱情,这里还有万民的感谢信、功德伞若干,狄明府看看”,说着李烨把奏章和感谢信递给狄庆江。</p>

狄庆江双手激动的捧着奏章和万民感谢信,这可是自己的晋升的护身符啊!没有想到李烨早就准备好了,有了这些东西就再也不怕那些刁民恶意告状了。</p>

狄庆江不知道,有了这些功劳簿还只是开始,还远远的不够,朝廷上下还需要打点,制造舆论,才能堵住悠悠之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