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倭国武士一(第3/3页)
作品:《走进唐朝》“走吧,我们去坑道里看看”,李烨准备转身离去。</p>
突然看见地上的男子跪行了几步,爬到李烨的面前“梆、梆、梆”,不停的磕头,口中不知道说些什么。</p>
李烨以为地上的男子只是感激自己便道:“告诉他,不用感谢”。</p>
倭国翻译站在李烨的身后道:“郡王殿下,这个人想投靠郡王殿下,他说他有一身的武艺,想做郡王殿下的死士,只要能给他一口饱饭吃就可以”。</p>
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把自己的命出卖了,“这是什么世道,不过某喜欢”,李烨看看身后的翻译道:“你看此人能用吗”,李烨想看看倭国翻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p>
倭国翻译猥琐的表情立即换成一脸的严肃道:“某看他像一个武士,武士说出来的话,就算死了也要追随他的主人,郡王殿下现在要他死都可以,否则他一生都会被人瞧不起的”。</p>
日本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然而这一准则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p>
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p>
李烨没有想到武士的起源竟然是在平安时代,这时候武士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集团,不过这时候的倭国武士应该跟中原世家豢养的死士差不多。虽然李烨对倭国的武士很感兴趣,但是并不想豢养什么死士,“告诉他,想跟着本王就要拿出一点真本事来看看”,说完李烨从身边的护卫腰中拔出一柄横刀,丢到地上的男子面前。</p>
李烨身后的倭国翻译把李烨的话告诉地上的男子,地上的男子一脸兴奋的捧起地上的横刀,眼睛里流露出一阵狂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