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各有所思(第1/3页)
作品:《凤落江湖》唐无夜劫狱战死的事就像被掀开泥封的酒坛,纵使朝廷竭力掩盖依旧在江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惋惜一代绝世杀手无声陨落,有人佩服他为白落凤两肋插刀的义气,有人庆幸终于不必提心吊胆度日…</p>
然而眼下的皇城内,却有一人心情比他们复杂的多。</p>
朱晔昭是既气愤又无奈啊:当日金霄殿群妖作乱,堂堂真龙天子居然股战而栗,惊慌地不省人事。纵然皇帝也是人,可世间流芳传颂的帝皇都是披荆斩棘的雄武之辈,相比之下自己所作所为简直是奇耻大辱。</p>
康嘉帝不是聋子,东山再起的北书党亦不是哑巴,白落凤不但从魏贤手中救下他们性命,更是防止大虞王朝沦落妖族的功臣,于公于私都是皇室该册封重赏的人。</p>
可朱晔昭就是迈不过去心坎,每每入夜他都仿佛听到有人讥讽他是倚信妖人,懦弱昏庸的亡国君。</p>
这道臆想出来的声音渐渐与素未谋面的白落凤重合:是的,是他救了朕,也是他昭示朕的过失。但君王怎会有错?所以他必须死,只有他死了,朕才能忘记犯下的错,朕的权利才不会受到质疑!</p>
所以当玉玄子带着重伤跑到宫中苦诉白落凤勾结妖族焚烧金霄殿时,他如同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寻觅到了盟友,明知真相招人颠倒,依旧恨不得把老道士拉到天下人面前大声宣告:看,连浩气长存的罡治观都说白落凤是乱臣贼子,朕责罪杀之乃是遵循人理道德的大义之事!</p>
可惜一道御旨传开后,虽然刑部老实照办,但是以北书党开始蔓延到翰林院,谏书铺天盖地上表启奏,一并恳求皇帝收回对白落凤等人的追捕。</p>
甚至民间崇拜萧羲之的文人士子也参与进来,咬定传闻中的竹林贤士不会做出告示上离经叛道的行径。</p>
朱晔昭清楚底下人的做派,无非阴奉阳违,其结果定是个个痛心疾首地表示无力捉拿草草收场。所以他才不得不封锁白落凤已被捉拿的消息并且下达密诏派遣五军营协同罡治观有备无患。</p>
但是最后还是事与愿违,朱晔昭隐瞒臣子的行为犹如奸夫*暴露在众人眼前时,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一路向黑,继续理直气壮地命令刑部发出通缉令,有权先斩后奏。</p>
只是这次刑部宁死也不肯下放榜文,其中刑部尚书商丘岳直接一纸驳到朱晔昭那去:“圣人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今陛下不知轻信何人而匕现恩人,是以效商纣暴心乎?是以复魏贤之乱乎?”</p>
商丘岳的话无疑是在康嘉帝的痛处补多一刀,气的他把侍寝的牌子全掀了,连夜解了宫禁将人揪来大骂:“贼人居心妥测乃玉天尊所言,那厮害朕险些性命不保,你竟吃了贼心豹胆责朕有过去偏袒他!怕不是巴望朕一死了之好任你们这些人胡作非为!”</p>
新官上任的刑部尚书也算北书党里的狠人,曾经与阉党斗得不可开交,人死流放不计其数都吓不跨他,皇上区区摔几个盘子撕几页纸又算得了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