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3章便宜?(第1/3页)

作品:《逆水行周

便宜的东西,往往更贵。</p>

或者说,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p>

这个道理,宇文温深有体会,然而他若要把这道理解释给妻子听,却不能用自己曾经的“血泪史”来“现身说法”。</p>

他能怎么解释?</p>

为了省五块钱起步的停车费,把车停在路边,结果办完事回来发现车被贴了金额两百块的罚单?</p>

这种话说出来,只会让人认为他脑子有问题。</p>

如果是外人,宇文温才懒得分享自己的心得,然而尉迟炽繁是他的正室,有些事情必须让对方明白,所以宇文温思索片刻,临时打了个腹稿。</p>

话题,从辽东战事引申得更广一点,那就是打仗。</p>

打仗,朝廷有官军,当然首选让官军去打仗,将士们即便不打仗,待在营地一样要消耗粮食、军饷,更别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p>

那好,打仗,打胜了,犒赏要不要发?阵亡将士的抚恤要不要发?这就是开支。</p>

开支还不小。</p>

立了大功的将士,除了寻常的钱帛奖励,还要分田地,甚至授予爵位,食邑若干户,这开支大不大?</p>

便宜?朝廷必然要给立大功的将士分田地,如此才能保证军心,若是连年打仗,那么多立功将士需要分的田地,朝廷从哪挤出来?</p>

好吧,朝廷勒紧裤腰带挤出来,这就完了?没完。</p>

当前军制,以府兵制(征兵制)为主,府兵有田地,平日农耕,闲时操练,战时自备铠甲、兵器、马匹、干粮出征,既有战斗力,又省钱。</p>

这样的兵组成的军队,用起来真的很便宜。</p>

然而一场仗打下来,即便最后打了胜仗,也免不了会有伤亡,一个个士兵阵亡,意味着一个个家庭少了儿子、丈夫,少了一根顶梁柱、壮劳力。</p>

顶梁柱没了,家就垮了;壮劳力没了,家也会慢慢垮掉。</p>

大规模战争必然带来大量伤亡,府兵伤亡增加,剩下孤儿寡母、老幼妇孺,哪里守得住田地,于是越来越多的府兵家庭垮掉,兵源变得紧张。</p>

要增加兵源,朝廷就得授田,让更多的百姓转为府兵,然而朝廷哪来如此多田地?</p>

在长期开边的前提下,大量使用“便宜”的府兵,后果就是府兵制渐渐败坏,无以为继。</p>

动不动就用府兵打仗,省小钱,吃大亏,这叫便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