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承包军校(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本就知晓李世民不要脸,没想到李世民再次刷新了李宽对他不要脸的认知,刚刚才从佛门和道家那里白捡了不下于百万贯的李世民竟然好意思说自己没钱。</p>

李宽沉默了,脸色数次变幻,显然是在思考问题,牛进达等人不敢打扰,静静的等着。</p>

不知过去了多久,李宽才回神问道:“军校建在何处?”</p>

原本以为李宽再次开口不是答应就是拒绝,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问题,牛进达和侯君集愣了好一会才说是上林苑。</p>

上林苑很大,地跨长安、鄠邑、咸阳、周至、蓝田,可以容纳千乘万骑。苑中包罗了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就是后人所说的“八水绕长安”,但在现在大家所理解的上林苑一般是只翠华山附近,所以李宽有一瞬间的失神。</p>

那地方乃皇家避暑行宫,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大气的将其作为了军校的地点。</p>

翠华山距离长安城不算近,有二十三公里,走路得走大半天,但也说不上远,以骑**时速二十公里来算,也就半个时辰,很合适,李世民的眼光不错,因为军校设在翠华山附近完美的避过了长安城的喧嚣。</p>

听说是上林苑,李宽便笑道:“本王这里有一个建议,您二位听听,若是觉得可行咱们再谈,若是觉得不可行,那本王只能说有心无力了。”</p>

“殿下,您请说。”</p>

“本王打算承包军校的修建,甚至不用国库出资任何钱财,不过本王有一个要求,本王可以在上林苑中修建楼阁出售。”</p>

“殿下,这事末将做不了主。”</p>

上林苑乃皇家别苑,作为当今陛下最宠爱的楚王,李宽其实是有资格在上林苑修建楼阁的,但李宽的意思显然不是修建自家的楼阁,这就不是牛进达等人能做主的了。</p>

“本王知道你们做不了主,所以你们进宫问陛下吧,想来你们来找本王,恐怕也是陛下的主意吧,既然陛下不愿意出钱,那就出地方。”</p>

牛进达和侯君集没多问,带着笑容离开了,毕竟军校钱财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李宽的要求没一点问题,如今的楚王如日中天,只要李宽开口了,当今陛下自然会答应。</p>

翌日,连福带着小黄门来了桃源村,李宽被请进了皇宫。</p>

还没来得及行礼,李世民便指了指座椅:“说说吧,你小子到底是怎么打算的。”</p>

“修建军校至少要二十万贯,若是出了这二十万贯,楚王府就没有余粮了,侄儿总不能白出钱不是,总得为一大家子人挣些钱财。”李宽一边说着一边坐到了座椅上。</p>

李世民喝了口茶,笑道:“你小子也好意思说王府没有余粮?据每年户部统计的赋税,你王府下属产业上缴的赋税便达几十万贯,你小子比为父的国库还有钱,二十万贯对于你小子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罢了。”</p>

确实,楚王府的产业上缴的赋税乃天下之最,毕竟王府下属产业遍布整个大唐,且李世民一再提高商税,楚王府下属产业一年上缴赋税达到几十万贯也正常。</p>

但,经过商税和开支,实际上李宽拿到手里的钱财不多。</p>

当然,这也不是说李宽穷,但这并不代表李宽特别有钱。</p>

虽说谈到钱财,大唐除李世民之外没人比他李宽有钱,但他用钱的地方也多,华国的发展需要钱,在大唐创立的学舍也需要钱,而且这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p>

就拿大唐学舍来说,修建一间学舍确实花不了多少钱,只需几两银子,但老师的束脩可是一直由楚王府来支付,还有对于求学学子的补贴,算下来,一间学舍一年所花费的银两不少于百两。</p>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的时间,创办学舍从未断绝,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楚王府在民间创办的学舍可不少,算下来那便是一笔不小数目。</p>

更别说用于华国基础建设耗费的钱财,那更是一笔不可想象的数字。</p>

轻声细语的给李世民计算了一番,却惹来李世民一阵白眼,因为在李世民心里,天下迟早都是李宽的,李宽拿再多的钱财也无用,但他却忘了自己对钱财也尤为重视,抠门的很,连修建军校的钱财都不愿意出。</p>

“行了,别给为父哭穷,说说缘由,上林苑乃是皇家别苑,代表什么,不用为父多说,为父不信你小子想不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