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承包军校(第3/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那就说说缘由,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们不少,等到晚年辞官之时,他们理当有个好的去处,而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清雅幽静,无疑是个休养的好地方。</p>
为大唐效力多年,他们也应该有个地方谈谈天,说说笑,过过儿孙绕膝的欢快日子,翠华山就很不错。</p>
侄儿在翠华山修建一批住宅卖与他们,他们闲暇时可以与老兄弟们聊聊天,外出打打猎,有时间还可以给军校的学子讲讲知识,您老有时间也能去翠华山陪大家畅谈下当年的风光事迹。</p>
比起皇家威严来说,让辞官的老臣子们有个好地方居住,能让您与当年的老臣们畅谈一番,您觉得那个更好?</p>
在侄儿看来,皇家威严,其实就是来自于臣子们内心的敬重,并非规定这规定那的,也不是杀几个人就能彰显威严的。”</p>
“说得好。”李世民大笑:“不过······为父也不能让你小子三言两语骗了,你小子向来不吃亏,为父不相信你小子会为了老臣们,白白花费二十万贯钱财。”</p>
“当然了,在这些条件下,侄儿把修建的宅院卖给他们,卖高一些想必他们也是乐意购买的,毕竟快乐这东西是钱财买不来的嘛!”</p>
听到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瞬间便明白了李宽的用意,这是要让满朝勋贵为修建军校出资啊,毕竟李宽三言两语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就连他也心生向往。</p>
李世民很开心,反正只不是自己出资就好。</p>
不过仔细一想,李世民有些疑惑了。</p>
“按照你小子的办法,朝中大臣购买宅院所带来的利益恐怕还不及那二十万贯吧!”</p>
李世民看得通透,李宽说的话并非单单只为了钱财,对于老臣们的优待,李世民相信李宽是出自真心的,毕竟台北就有一批专门为大臣们设计的院落。</p>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相信李宽卖给大臣们的宅院的价格也高不到哪去,利润肯定是不足以补足二十万贯亏空的。</p>
“自然不足。”李宽肯定的点点头,笑道:“不过侄儿相信,民间是有不少富商们愿意沾沾咱们皇家贵气,沾沾勋贵们的福气的,他们肯定会出大价钱购买。”</p>
尽管商人们越来越富有,比起朝堂官员都富有,但说到底商人依旧是最底层的人,他们渴望地位,哪怕这种地位只是酒桌上的显摆——自己的家在某某勋贵府邸旁边,也足够他们花大价钱购买一处住宅。</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明白了,遂李世民提醒道:“宽儿,为父知晓你不同常人,你更看重商人,但当今天下大部分人是看不起他们,朝中大臣亦是如此,若是······”</p>
李宽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意思,打断道:“这您放心,商人的住宅区与勋贵们的住宅区还是有一定的区分的,不会令勋贵们感到气愤亦不会令商人们感到不值。”</p>
“如此,甚好。”</p>
“您同意了?”</p>
“朕为何不同意,就如同你所言,皇家威严乃是出自于臣民内心的敬重,上林苑便无足轻重了,既能给朝中辞官大臣一个休养的地方,朕还能白白捡一间军校,何乐而不为呢!”李世民大笑,随即吩咐道:“连福,传旨牛进达与侯君集,军校修建一事承包给楚王,命他们从旁协助。”</p>
李世民圣旨一下,长安城中涉足房地产勋贵之家闻风而动,像似闻着鱼腥的猫,纷纷赶往桃源村。</p>
一间耗资二十万贯的军校,不是一个小工程,哪怕不赚钱也得去,毕竟能参与到军校的建造之中那便是一种荣耀,于自家今后的发展有大利,更别说以楚王的名声,不会让大家亏本。</p>
当然,楚王手下也不是没有修建房产的承包队,论建造手艺,没人敢说自己能与楚王手下的承包队相比,但如今的情况却是不同。</p>
自从楚王去台湾立国之后,承包队的人也被楚王带到了台湾,现如今楚王府麾下并没有多少专职建造的人,而军校的修建是少不了房屋建造和各种器具打造的,显然楚王府本身的人手是不足的。</p>
虽说工部和将作监有人手,但动用工部和将作监的人却有一个前提,军校必须是由朝堂做主修建。</p>
如今军校的修建承包给了楚王,将作监和工部自然不会插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找楚王无疑是最正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