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老臣辞官(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房玄龄叹了口气,没说话。</p>
长孙无忌老神在在,也没有说话,他现在说什么其实都是错,还不如不开口好。</p>
“太子殿下,是否问问陛下的意思。”一位御史言官走了出来。</p>
“孤传达的便是陛下的意思,诸位爱卿有意见都可以提。”</p>
少了魏征,朝堂便失去了敢于冒死直谏的诤臣,若是魏征还在肯定会反驳,哪怕是李世民有意放过谋反的儿子,但是现在敢说话的诤臣没了,朝堂没了声音。</p>
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p>
等了许久都没有声音,李宽代替李世民吩咐道:“连福,按照孤的意思拟旨吧。”</p>
连福应喏。</p>
李宽看着朝臣们道:“晋王谋反一事暂且这般处置,说说其他政事。”</p>
很多很繁杂。</p>
有臣子建议在此提高税收,为大唐国库增添钱财。</p>
也有从大唐国库要钱的,治理雪灾的事情刻不容缓。</p>
今年的长安城下了很大的学,长安城周边还好,都是有钱人,但是距离长安城六十里之外的百姓便惨了,房屋被压塌了,死了不少人。</p>
大唐贞观年间是繁荣的,却也是灾害频发的时期。</p>
对于赈灾李宽向来是大方的,准确来说,作为一国储君赈济灾民也是他的责任和义务。</p>
眼睛都没眨一下,便让户部全力支持赈灾,并且要求兵部分派士卒从旁协助。</p>
处理完朝臣们禀报的问题,已经到了傍晚,这还只是长安城的情况,还有各州县的事情依旧在送来的途中,想起即将到来的各种问题,李宽就感觉自己一阵头大。</p>
“太子殿下,老臣年老体衰,望殿下恩准老臣辞官。”</p>
房玄龄的话音让准备离去的所有人脚步一顿,众人不由得将目光锁定到了李宽身上。</p>
“房相,你乃国之柱石,你跟孤辞官委实没有道理,要辞官找陛下,陛下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也就是装装样子,身体并无大碍。”</p>
“陛下未恩准······”</p>
李宽打断道:“既然陛下未恩准,孤又岂有资格准许您辞官,大唐还需要您的照看啊。”</p>
辞官的事,房玄龄思虑过很久了,自从李世民回长安与朝臣们商议华/国回过大唐的事之后,房玄龄便有了这个想法,可惜的是李世民当时没同意。</p>
“太子殿下,老臣实在没有精力处理朝政了,求殿下恩准。”</p>
房玄龄似乎是死了心,弓着腰没有起来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