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人心向背(第2/3页)

作品:《宋阀

“这就是了。”徐卫笑道。</p>

吴璘见徐郡王成竹在胸的模样,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思索片刻,恍然大悟!疾问道:“大王这是想逼他就范?”</p>

徐卫看着他道:“不算吧?要么替我去劝降,要么就到江南去,他有两条路可选。”</p>

吴璘笑而不语,起身道:“既如此,那卑职告退了。”</p>

“嗯,顺便,去请韩常来吧。”徐卫应道。</p>

吴璘出帐而去,穿行于营中,不一阵至韩常的军帐,在外唤了一声:“韩安抚在么?”韩常虽然投降,但他在宋军中没有差遣职务,因此仍以他原来的官衔相称。</p>

“哪位?”韩常的声音在里头响起,片刻之后,掀起了帐帘。“吴经略,有事?”</p>

“哦,方才我去徐郡王处,大王使我来请韩安抚至牙帐相见。”吴璘道。</p>

韩常眼睛往下一看,随即道:“是,我这便去。”</p>

吴璘见状,径直离开。韩常看着他的背影,猜测紫金虎唤他去所为何事。良久,深深吸上一口气,往中军大帐方向去。</p>

进帐后,见徐卫坐在帅案后,正写着什么。他便在帐下执礼道:“大王唤我?”</p>

“哦,元吉兄,坐,坐。”徐卫热情地招呼道。自己也离开帅案,到下面和韩常平坐。他先没提正事,而是问道:“这些天来,你部弟兄可有怨言?”</p>

“蒙大王开恩,善待士卒,将士们并无丝毫怨言。”韩常回答道。这倒是实情,虽然战场上兵不厌诈,但对于降军,徐卫还算是言出必行的。</p>

“那就好。”徐卫频频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是这样的,元吉兄乃大金河东长官,地位尊崇,非比一般。今举义来归,非但徐某满心欢腾,想必朝廷得知此讯,也是喜出望外。此外,徐某虽是一方守臣,但终究只是受天子派遣坐镇地方而已,似元吉兄这般身份地位,徐某还裁夺不得。因此,我已写好奏本,打算请韩安抚下江山,入行朝,觐见我朝天子。这样,也好讨个差使,不至埋没元吉兄一身本事。”</p>

他这话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韩常一听就垮下脸来!可以他如今的身份,岂敢在徐卫面前放肆?遂控制情绪,勉强问道:“大王欲押解在下去江南?”</p>

“怎么说押解?韩安抚既已归顺,便是自己人,同为宋臣。去行朝面君,这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待遇。”徐卫笑道。</p>

韩常又不是三岁孩童,哪这么容易哄骗?皇帝有什么见头?更何况还是宋帝!你这分明就是想让我和投降的部队隔离开来!</p>

徐卫等了一阵,见他不说话,故意问道:“怎么?元吉兄不愿意去?”</p>

“这……”韩常不知道该怎么说。“非是不愿,只是……”</p>

“哎,有话但说无妨,徐某虽然征战沙场多年,可以说杀人如麻,但对自己人,向来是好说话的。”徐卫“鼓励”道。</p>

听到这里,韩常心头一跳。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道:“只是,眼下大军北上,这阳凉南北两关堵在面前,当然,以西军之勇,必然能攻克此关。但是,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p>

“哦?这攻城拔关,伤亡难免,何谓不必要?”徐卫明知故问。</p>

韩常心头暗骂,嘴上却道:“从太原到两关,守军皆是在下部属,若大王有命,在下自当略尽绵薄之力。”</p>

徐卫是个会装的人,话说得这么明了,他还作难道:“实不相瞒,徐某也想过这个主意。你我都是带兵的,哪个不珍惜自己弟兄?我也想请元吉兄前往劝降,但恐兄面对旧日袍泽,有些……”</p>

韩常暗笑,沉声道:“既受大王活命之恩,当思回报。另外说句矫情的话,常本辽东汉儿,也是炎黄之后,今既归宋,怎敢不尽力?”他心知徐卫让他南下是假,想逼他去劝降守军是真,但他现在处在这个位置,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一旦触怒徐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下场是明摆着的。</p>

而徐卫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话,炎黄之后?嘿嘿,契丹人还自称是炎帝子孙呢。昔年刘光世的老子刘延庆,被童贯任命为都统制,总管十数万大军进攻燕云。刘延庆采纳郭药师的意见,想以轻骑突袭燕京,以为这样必能得到城中汉人的响应。结果呢?宋军入城,先是错误地下了一道命令,要杀尽城中契丹人和奚人;随后,西军因军纪败坏,一入城就四处抢劫,杀人放火。引起城中各族百姓激烈反抗。最后,宋军惨败!</p>

由此可见,汉民族的认同感,在宋代,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p>

但是面子上,徐卫还是“由衷”道:“元吉兄深明大义,卫佩服之至。好!倘若韩安抚能劝降关上守军,征河东之役,当书首功!”</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韩常谦逊道:“在下虽愿尽力,但能否劝降成功,却不敢保证。”</p>

“没有关系,只要元吉兄肯帮忙,成与不成无关紧要。倘若守军不愿投诚,我再取不迟。”徐卫轻描淡写地说道。</p>

韩常点点头,沉默片刻后,道:“倘若大王信得过,在下明日便到关前劝降,如何?”</p>

“这有什么信不过?但去就是。”徐卫昂然道。</p>

当夜无事,到第二天上午,徐卫召集将帅,言明此事之后,方命韩常前去劝降。不过,为了“保护”,他让自己的悍将杜飞虎,带十数人陪同韩常前往关墙。</p>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阳凉南关前,是近五万宋军虎视眈眈;而关上,金守军也是严阵以待,双方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在这种氛围下,韩常被保护着,骑着马行进在上关城的小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