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小儿辩证(第1/3页)

作品:《宋医

钱不收示意切下一小块糖,两手拈着递过去:“来!吃吧,很甜的!”</p>

妇人有些受宠若惊,忙把怀里的孩子扳过来,说道:</p>

“欢儿,快!神医爷爷给你糖吃哩,快接着,谢谢爷爷啊!”</p>

孩子终于伸出枯瘦的手。钱不收一只手握住他的手腕,另一只手慢慢将那块麦芽糖举在他面前,微笑问道:</p>

“喜欢吃糖吗?”</p>

孩子点点头,却又马上摇头,想缩回手,却被钱不收握着不放。</p>

正要哭闹,钱不收已经将那麦芽糖慢慢放在了他的手心:</p>

“来!吃吧!很好吃的!要用**,不能用牙齿咬,不然会粘掉你的牙的哟!”</p>

随即笑嘻嘻放开了孩子的手,顺势拍了一下孩子鼓起的肚囊,笑道:“好好吃东西哟,身子才能康健!”</p>

小孩瞄了他一眼,拿着麦芽糖,放在嘴边,伸出**了舔,眉头一皱,又舔了舔,终于吧嗒一声,把糖扔到了地上,扭过身又躲进了妇人怀里。</p>

“这孩子!”妇人脸通红,歉意地朝钱不收笑了笑,伸手在孩子**上轻轻打了一下,“你么这么不听话!怎么把爷爷给的糖扔地上?”</p>

孩子立即杀猪一般嚎叫起来,**一蹲,躺在地上满地打滚。</p>

妇人更是尴尬,蹲在地上哄着孩子,一边跟钱不收道歉说对不起。</p>

“不碍事,老朽已经诊到孩子的脉了,也看到了他的舌象。”钱不收却笑了,捋着胡须,转身对阎妙手道:“你为何要认证为脾虚?”</p>

阎妙手神情有些尴尬,涨红着脸道:</p>

“这孩子来诊病时,就跟刚才一样,不让徒儿诊脉,也不给看舌象,徒儿见他消瘦、面黄、腹胀、厌食,故认为是脾虚。”</p>

钱不收又望向憨头:“你呢?你觉得你师兄认证如何?”</p>

憨头是个直肠子,憨憨笑道:</p>

“《诸病源候论》云:‘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若热,面黄腹大是也。’</p>

师父您教导云:‘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p>

又云:‘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p>

所以,徒儿认为,师兄诊断是有道理的。</p>

孩子应当是脾虚,应当调治脾胃。”</p>

“那为何你师兄下的药方,孩子吃了没有效果呢?”</p>

憨头不好意思挠挠头:“这个……,徒儿也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