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章再来任务(第2/3页)

作品:《明末:奸雄吴三桂

不懂就问嘛,吴三桂还是决定直接问系统。</p>

“武力值乃商店购买冷兵器所需货币。火力值乃系统商店购买火器所需货币!”</p>

系统给了解释,得,吴三桂明白了。</p>

这火力值能够购买火器?</p>

吴三桂一下子眼睛又亮了,当大量的合格火器装备军队之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产生重大改变的,比如说可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步兵与骑兵对抗,甚至是灭杀骑兵等等。</p>

特别是明末,火器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很快,各种火器都已经出来了。</p>

而明军之所以只是装备部分,面对满清依旧是劣势,原因很多。</p>

第一,火器的造价太贵了,朝廷也装备不起那么多火器。</p>

不过这不是重点。</p>

重点就是第二的质量问题。</p>

明末,边军的火器很差,差到了什么地方?</p>

十支手铳里面有一半能够发射的,那都是非常优秀的手铳了。</p>

有两三支能发射,不要惊讶,纯属正常操作。如果只有一支能发射,得,那你还是用刀吧!</p>

这只是能不能发射的问题,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总体质量不过关,发射是能发射,但到底是干死敌人还是干死自己,那就看运气了。</p>

因为明末的很多手铳、火铳这些,他们都会炸膛。</p>

说白了,制造的时候,工人随便制造的,偷工减料制造出来的火铳。</p>

朝廷为何不管?</p>

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学问了,那就是制造火铳的钱。</p>

朝堂上,皇帝是拨付了足够的钱来制造火铳的,但下面的官员要吞掉。</p>

比如说朝廷说要制造一千支火铳,然后拨付了一万白银。</p>

这一万白银拨付下去了,在文案上签字画押了,首先户部尚书,要吞一千两,户部两个侍郎又各自吞五百两。</p>

然后剩下八千两,这八千两才拨付给工部,让他们拿去制造。</p>

只是呢,工部拿到钱之后,这工部尚书又搜刮一千两,两个侍郎又各自搜刮五百两。</p>

最后就剩下六千两了,不要急,还有人没有搜刮呢!</p>

工部经手这一笔财政的郎中、员外郎、推官、给事中,这些人还要搜刮一层。</p>

这些人搜刮了,然后才给下面的制造作坊,这制造作坊管事的还要搜刮一层。</p>

最后到了工匠手里,就是三千两要制造一千支火铳。</p>

不要急,然后这些工匠还要搜刮一层,最后用来制造火铳的,可能只有两千两,甚至是一千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