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章再来任务(第3/3页)
作品:《明末:奸雄吴三桂》不要惊讶工匠为何要搜刮,因为朱元璋制定的坑爹匠户制度,将这些工匠都给坑了。</p>
明朝的匠户制度是属于代代相传的,而匠户制度,也分为两种。</p>
一种是民匠,一种是军匠。</p>
民匠就是民间的工匠,他们以制造百姓所需的板凳桌椅,木材,马车等等为生。他们制造这些来售卖,根据规定,民匠是不能拥有土地的,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手艺吃饭。</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不过民匠还算是好的了,军匠是最凄惨的。</p>
军匠都是隶属于大明这么多的卫所,他们是属于卫所的。</p>
他们也是只允许做自己的手艺,不允许种地。</p>
这不是凄惨的,凄惨的是,他们只有做了事,才有钱,才有吃的。要是没事做,他们就只有饿肚子,或者是自己想点办法,搞些东西吃。</p>
在明初,这些军匠过的还是不错的,明初战争多,军队当中需要兵器、需要火器、需要火药以及其他的军事物资,所以他们事儿挺多的。</p>
但自从进入明中期之后,他们就惨了,没饭吃,只能饿肚子。</p>
因此历史上,在明朝明英宗的天顺十年,朝廷发现了大量的逃往工匠。</p>
根据花名册,统计出当时逃往的工匠有三万八千人。</p>
朝廷了解了一下,感觉还是要给这些人一口饭吃,于是朝廷就每年给他们这些工匠一些粮食补贴。</p>
但这还是不行,工匠还是没法活,于是在明朝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的时候,朝廷又决定给这些军匠发一些银钱,让他们维持生活。</p>
但这还是少了,军匠还是活不下去啊!于是在明朝明孝宗的弘治十三年时,朝廷又给各地卫所下令,卫所每年生产的粮食要分出一部分给这些军匠,让他们都有饭吃。</p>
这才稍微稳定了下来,但到了明末时期,卫所制度彻底**,卫所的土地都成为了那些军官的私人物品,他们如何肯分给那些军匠粮食。</p>
于是匠户又惨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唯一的活路就是去京城轮值了。</p>
朝廷有两个制造兵器的地方,一个是皇宫的兵仗局,一个是工部的兵器局。</p>
这两个作坊里面的工匠,不是招募的民间工匠,而是军匠。</p>
每一个卫所里面的军匠,他们每过几年就要去这两个地方轮值,说白了,就是免费给朝廷打工,还没有工资的那种。</p>
这个时候,他们也叫做轮班匠,他们来轮值,就可以趁机搜刮油水,这是所有匠户都想要来做的轮班匠。</p>
这就是为什么明末时期,明军的火器质量如此之差的原因。</p>
官员要搜刮,工匠也要搜刮,最后制造出来的东西能有好东西?</p>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p>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