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最深的套路是君王(第2/3页)

作品:《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说的正是,要战便战,哪来这么多的废话。”</p>

随即,蔡泽、熊古等人纷纷发言,最终形成满朝文武一致对外的画面,不和对方讲什么和不和谈的事了。</p>

既然冒犯了大秦边境,无论是哪一方势力,必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p>

再说了,论起对外战争来,大秦至始至终没有退缩,或者是认怂的先例。</p>

“饶了我,饶了我,大秦君王。”</p>

秦人根本不是开玩笑的,匈奴使者突兀骨彻底慌了,跪在地上不停的求饶。</p>

“………”</p>

对此,赢睿懒得多说一个字,由一次无视匈奴使者。</p>

“带走。”</p>

两名禁军将士一左一右,拖着匈奴使者突兀骨,直径往殿门口而去。</p>

“暴秦,其余六国公认的暴秦,公然斩了一方使者,暴秦。”</p>

跪在殿前的突兀骨动弹不得,一口一句暴秦,咒骂着毫不讲理的秦人。</p>

“噗通!”</p>

伴随着寒光一闪,突兀骨瞬间人头落地,滚热的鲜血洒向地面。</p>

无力倒下的尸首诉说着,冒犯大秦边境者必死,更不需要任何形式带来的和平。</p>

“痛快!”</p>

这还是第一次斩了塞外蛮夷的使者,纵然是军纪严明的禁军将士,依旧下意识的道出痛快二字。</p>

“王上说的很对,和平是从血路当中杀出来的,大秦不需要这样的和平。”</p>

听着将士们直呼痛快,王贲自然没有惩罚的道理,而是认同他们刚才的说法。</p>

“王上,匈奴向来贪得无厌,突然派使者来说和谈一事,必然是在掩饰着什么。”</p>

说到掩饰什么的时候,知情者之一的尉缭没有说得太明白,恰然而止的一道。</p>

听一半猜一半,比直接说出来有效很多,有助于王上接触蓝田大军的兵权。</p>

“难道说,匈奴是在图谋产马名地,又极为肥沃的河套?”</p>

不亚于一语惊醒梦中人,几名位高权重的文臣脸色不由大变,差一点,他们差一点中了匈奴的计策。</p>

以和谈作为明面上的幌子,再用来迷惑他们,掩饰暗地里的小动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