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最深的套路是君王(第3/3页)

作品:《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这尉缭,年纪轻轻的,那大局眼光很是独到,文官们一时没话可说。”</p>

得以觉察到不对劲,那是多年的经验作为支撑,王龁不免多看了几眼尉缭,一下子指出问题所在。</p>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匈奴八九是在打河套地区的主意。”</p>

听到这里,蒙骜猛然惊出一身冷汗,给刚才冒出的想法吓了一跳。</p>

河套地区位于大秦北部,一旦有什么闪失,失去战马产地不说,还会威胁到国内的腹地郡县。</p>

“差不多了……”</p>

心腹臣子的配合可谓是恰到好处,赢睿收回刚才的目光,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p>

唯有文臣认识到一时错误,最终会带来极其的严重后果,他们只能是无话可说。</p>

那么,接触到蓝田大军的兵权,一切就会水到渠成。</p>

“王上步步为营,重新定义对外的态度,文武朝臣团结一致,还能名正言顺接触的蓝田兵权。”</p>

望了一眼周围的文武们,尉缭不免发出一声感慨,足以称得上一箭三雕。</p>

当然!</p>

如果尉缭到过现代的话,一定这样子形容,时间最深的套路,那就是君王的套路。</p>

“还望王上降罪,老臣之前有失察的一面,小瞧了那匈奴的狼子野心。”</p>

绕是老谋深算,堪称朝堂老人的熊古,至今还心有余悸,没有回避之前上奏的错误。</p>

想想看,一旦他们执意要答应匈奴使者,边境上有战略要地丢失,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关系的。</p>

“王上,臣当时确实该想上一想,差点中了蛮夷的阴谋。”</p>

作为赞同和谈的大臣之一,丞相蔡泽不得不站出来,变相的向王上认了错。</p>

“臣等一时反应不及,没有发现隐藏暗中的阴谋,自愿请陛下降罪。”</p>

随即,冯去疾、王绾和甘何等大臣,一并出列请愿降罪。</p>

毕竟,他们之前过于低估匈奴的野心,一时没有注意不对劲的地方。</p>

“匈奴一向是大秦的北患,突然派使者前来和谈,准没有什么好事。”</p>

看着向王上请愿治罪的文臣,王龁、蒙骜和王翦等武将,自是感到一阵心神舒畅,早该如此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