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锦衣卫的新用途(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老百姓哪知道这些门门道道,他们连告示都看不懂,反正吃不饱,穿不暖,就是你皇帝的不好,</p>

谁谁谁不是说了吗?县令又上了道奏折,结果被皇帝给否了,</p>

所以,活不下去的时候,造反!</p>

造谁的反?皇帝啊,就是他让我们过得不好的!</p>

朱由校表示,自己绝不背这个锅!</p>

是自己干的,那么自己认了也就算了,但是不是自己干的,谁干的坏事,得让老百姓知道;</p>

去做这个事情的,自然不可能是魏忠贤,他命中已经注定了要做一个背锅侠,让他去做这个事,只会适得其反;</p>

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人选,那就是骆思恭;</p>

锦衣卫的统领,万历年间,他干了不少漂亮的事,去棒子打倭都是多亏了他弄来不少情报,这才打了几场胜仗,让倭寇不敢进犯棒子这个藩属国,</p>

现在去看,明代的文化还在棒子那里被传承得好好的.....</p>

而且,他是个老好人,没有好大喜功,在位期间不主动兴大狱,搞大案,即便是魏忠贤的阉党最得势的时候,他也能活得滋润,</p>

这些,朱由校可是在历史书上看了个一清二楚,</p>

锦衣卫做的事情,和东厂的明显重复了,而且,还要被东厂牵制着,</p>

那么要来干什么呢?还不如不干!</p>

一个普通的锦衣卫,要求也是很高的,就好像后世烟草公司的一个普通跑单送货的,他如果没有很大的关系的话,至少是个大专毕业,</p>

真需要吗?别人做不好吗?都不是,这就是优胜劣汰的原则;</p>

也就是说,锦衣卫的基础素质相对很高,对于大部份都是文盲的明末时期,确实是这样子,最低级的锦衣卫都可以亲笔写信....</p>

不过,看看这些人给出来的东西就知道,哪个官员家里吃饭的时候说了句大逆不道的话,哪个官员做了些什么违制的事情,都可能会被他们查个底朝天,</p>

反正,只要被他们盯上了,总没什么好果子吃,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上纲上线....</p>

老朱家也是牛,连往地方官员家里派卧底搞无间道的事情都干得出来,</p>

然并卵,不说什么大案了,就连贪腐的事情也没抓出几个来,因为大家都默认了,</p>

上交税收,层层克扣,下发银粮,同样层层剥削,都成了官场的一种规则了,</p>

但是总不能什么都不报吧?毕竟拿了俸禄的,所以就挑些小问题来汇报</p>

是人出了问题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