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背锅军的诞生(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书中的车营是指拥有火器的战车、步、骑和辎重合编而成的新型营阵,具有较强的火力和较好的火炮运动性能;</p>

而熊廷弼的战略眼光也非同小可,他提出三方布置的策略,确实是极适合当时的情况,战术方面他的表现也极为亮眼;</p>

这样的两个人,研究出来的战法和战术,还是值得相信的,来自后世的自己连战场都没见过呢。</p>

于是,朱由校又给他们弄来了两百把来福枪,也就是后装**,作为机枪火力的补充,</p>

不是不想多弄,而是这玩意太贵了,五百两银子一把,而且现在是实验性质,如果性能不好,还可以换装些别的,比如一战用的98K,只不过这个更贵,一千两银子一把,</p>

有了这两百支**,孙承宗他们又编出了新的战法,他们建议在**上加把刀或者矛,使士兵可以近身格斗;</p>

朱由校一想,连剌刀这东西都想到了,索性咬咬牙,给他们兑了足够的剌刀,</p>

为了方便行军,他们把马克沁机枪搬上了马车,这下新的编制出来了,</p>

一个机枪组四个人,一个负责驾驶马车,主副两个射手加上一个弹药手,</p>

步兵五百人,两百火枪兵,三百刀兵,刀兵的作用不大,主要是行军时驱赶扰乱行军的人,还有就是火枪兵战死后他们可以拿起武器继续作战;</p>

炮兵及辎重两百人,配佛朗机火炮五门....</p>

就这样,一支上千人的新军就这样给编了出来,朱由校信心满满,甚至恨不得立即把他们送上战场,</p>

打二战的时候,国内有些部队,一个团都没有几部马克沁,都可以和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对打了;</p>

一百ting重机枪对付满清那些骑兵,怎么说也足够了,真期待野猪皮们人仰马翻的样子.....</p>

军队的编制出来了,但是,除了机枪手和火枪兵,朱由校并没有召更多的神机营官兵前来训练,</p>

那两个兵种是需要练习瞄准,射击的,需要熟练度,没办法,</p>

剩下的人,等这两名大将领兵前往辽东后自己慢慢训练,</p>

到了这个时候,部队的军服也在朱由校的考虑之下了,</p>

在明末,军费开支占了很大一头,然而,拖欠军饷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除了贪腐现象,还有一点就是盔甲与兵器的损耗;</p>

九边的边军,士兵战时是要戴头盔,披战甲的,那个护甲,要视亲兵或者普通的兵员而定,</p>

拿神机营来打个比方,铁头盔就不用说了,护甲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抗打击强度不亚于后世的防弹衣,就是重了点,足足有二十多斤;</p>

这样的盔甲,它的造价自然就高,一个普通士兵身上的盔甲就要十多两银子,</p>

大明的九边,可是足足有几十万的部队,单单只是这一项开支就不小了,</p>

偏偏还不顶什么用,遇到攻城的时候,防一些箭支还是勉强可以,真中了实心的炮弹,还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