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取暖之事(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骆思恭受到激励之后,锦衣卫的办事效率,确实还是不错的,</p>
刘晓把蒸汽机送到工部尚书王佐的家里才不过几天,消息就被送到了宫中,</p>
然后,干部进修班里面就多了一个人:来自工部的刘晓。</p>
工部,相当于后世的发改委,加上工业部,包括中科院等等科研单位,还有建设工程部等等;</p>
可以说,工部是整个明朝最有油水的部门也不为过,因为所有制造业都是他们管理,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由工部来执行的;</p>
小到制造一些具器,生产一些小东西,大到修桥铺路到皇宫修大殿这些工程从计划,到招标最后中标,验收一系列都是归他们管;</p>
在朱由校看来,层层转包,那是普遍现象,吃拿卡扣也都是小意思,把事情给办好,那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现在都这样;</p>
但是,科研方面没有什么投入,也没什么进展,这才是他不能接受的,</p>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一群自己在家里读书读到脑子坏的人,在那里闭门造车,能弄出什么好东西来?</p>
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刘晓,倒不是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其实朱由校翻遍史书,也没看到这个人的名字出现,</p>
但是,这个人就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弄出了蒸汽机的原始状态,在朱由校看来,仅凭这一点就够了,</p>
被瓦特改良过的普通蒸汽机,在系统里也就卖个几千两白银,朱由校还是出得起这个钱的,</p>
买一个出来,让这个刘晓来仿造,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简单,省事,效果还会很不错,</p>
想想当大运河上面开着轮船,海上航行着喷着黑烟的大船,甚至从事工业的,也可以直接受益;</p>
但是朱由校没有这样做,而是让他进入到干部培训班里,接受新的思想,也就是忠君爱国的教育,</p>
蒸汽机不能太早推出,会毁掉很多人的饭碗,比如漕运,还有一些在这上面洐生的行业,这些都要考虑在内;</p>
就像崇祯搞的那个裁撤驿站一样,直接一刀切,一下子让大量的人员下岗;</p>
然后后面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靠这个吃饭的李自成造反了,而且崇祯的人还扛不住....</p>
很多现有的东西确实是有弊端,但是存在了几百年的东西,想要一下子裁掉,连下岗人员都不考虑安置,这就很蠢了;</p>
所以,现在,这个有用的刘晓更应该去进修,补充知识,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把他放出来;</p>
这种可以举一反三而又不守旧的人,用场可是很大的,发明蒸汽机算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