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开征商税(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冒用大臣的名头干活,朱由校这是第一次,但是,他觉得应该会有第二第三次,</p>

好事就不用想了,这次算是便宜徐光启了,谁叫他现在刚好在皇家学院里闭关进修;</p>

以后什么破事烂事,大可以往魏忠贤之类的奸臣头上去推;</p>

皇家学院的学子们第一次被允许出宫了,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去验收老百姓家里的煤炉;</p>

语文数学,他们已经学到了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的课程,物理化学也学了一些,</p>

至少知道一氧化碳是怎么来的,会有什么样的害处,然后通风排气的原理也都讲过了;</p>

而且还有煤炉的图纸,要是这点事情都办不好,那就算是把他们放上朝堂,也是废物一群;</p>

不得不说,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原因,这个时代,建筑的水平还是有点低下;</p>

造煤炉的材料,不要说用什么铜铁了,基本上都是石灰混泥土来砌砖,甚至是石块,</p>

所以,老百姓造出来的煤炉,十有八九没办法通过验收,能通过的人用起来倒是说很舒适....</p>

看到这些上奏到自己这里的信息时,朱由校有点傻眼,后面也就理解了,这东西,老百姓造出来的煤炉,别的倒还好,但是烟囱到处漏风,室外的还好说,室内的怎么办?</p>

所以说贤君不好当,特别是想当一个伪装成昏君,又想搞事情的人,很难做。</p>

不让他用,他又说官府乱搞,明明开始说鼓励搞这玩意,结果弄出来又不让用了,</p>

让他用,搞不好他直接全家就没了,结果还是自己的罪过,不对,现在变成徐光启的罪过了。</p>

那行,朱由校想了个办法,就是搞出陶制的烟囱,全部按照标准化来,这东西在后事糊点水泥浆就能用,现在搞些泥巴加石灰总也行吧?</p>

陶器,是拿手的东西,有了圣旨什么都好办,于是很快就弄出来了...</p>

这一次进行得很顺利,大部份的人家都顺利通过了验收,少部分的,只要稍微改良一下也就可以了,</p>

不过,朱由校很快就被恶心到了,又有人启奏,直接就是弹劾徐光启,说他搜刮民脂民膏,在京城推行煤炉,导致百姓劳民伤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