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阉党徐光启(第2/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徐光启又该做事情了,虽然他还在进修班里面,什么事都不知道,</p>

但是事情刻不容缓,比如,黄河河道的整治,</p>

朱由校知道,天启年间,可谓是天灾人祸不断,又是土司造反,然后还有白莲教,</p>

但是最厉害的还是自然灾害,</p>

比如,天启元年的黄河泛滥,南方水灾,北方干旱,甚至天启六年的时候还有京城的大爆炸,一下子炸死了几万人,而且连衣服都给炸没了....</p>

这些东西,一想起来,就是一个头两个大,怎么破?</p>

朱由校的方法很简单,一个一个来,方法总比困难多。</p>

南方水灾,自然也就是河道排水的问题,提前搞好排水,把损失降到最低就好了,</p>

疏胜于堵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没人去做,因为那要花钱,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做了还不能出政绩,</p>

总不能说我做了这个工程,然后今年水灾发生了,当地减少了多少损失,</p>

这个东西,在后世看起来很正常,预防为主,</p>

但是在明朝,那就是不对的,或者说不适时宜的,</p>

这样上奏,非得被言官给弹劾到死,从中找各种理由**,因为文官很会找歪理,</p>

你凭什么知道会发水灾?</p>

你为什么要耗这么大人力物力去搞这个东西?你就是想在里面贪钱!</p>

甚至:即然知道会发水灾,为什么你不让农民不要种地了,他不种就没损失了,</p>

北方旱灾也一样,其实,在朱由校看来,发生旱灾,多提前搞些水利工程不就好了嘛,</p>

建地头水库,造水车,修水渠什么的,这总是一些抗灾的手段嘛,</p>

但是,官员们的想法不一样,他们想要推锅,</p>

发生了旱灾,肯定是皇帝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要下罪已诏,让皇帝去祭祀.....</p>

听起来很荒唐,但事实就是这个样子,现在这种朝庭风气,也就是捕风捉影搞事情,然后,用一堆歪理去打击对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