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两个老师(第1/3页)

作品:《大明,朕要日不落

大年初六。晴。</p>

皇家学院开学了。</p>

其实开学和放假跟他们来讲都没有什么区别。</p>

除了年初二那天被皇上勒令去逛庙会,回来写作文之外,他们一直都是在学院里认真的学习。</p>

开学典礼上朱由校来了。</p>

他发表了一通开学的演讲,然后告诉大家新的学院就快修好了,大家很快就可以在新的环境里学习了,而且也会有更多的同学。</p>

开学典礼结束之后,他并没有离开,而是招来了徐光启,</p>

告诉他放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可以回去继续当官,另外一条就是留在皇家学院里面当教授。</p>

徐光启第一时间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2条。</p>

官场确实不适合他,他更喜欢学院里面的这种学术的氛围。</p>

哪怕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面,他所接受到的东西很多都是颠覆他之前认识的。</p>

而且在农业和物理上面,朱由校用了大棚种植和蒸汽机,电灯等等,让他认识到这些东西是真正的存在,并且已经投入使用的。</p>

这让他意识到他以前的见识实在太短,关着门读书,哪怕是认识了那一个国外来的传教士之后,所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p>

可以说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时代教育的弊端,也就是私塾加上寒窗苦读的这种方式所获得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p>

甚至在他眼中现有的教育方式,已经达到了不得不进行改革的程度。</p>

每个人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然后一群人抱团取暖,在那里畅谈四书五经,却对国计民生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p>

科技没有任何进步,思想也没有任何进步,只有的是在吃几千年前的老本。</p>

徐光启是很有远见,也很有想法的人。</p>

他对皇家学院的建设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p>

及众家之长教授以学生,用各有专长的教师教授不同的功课,然后再让学生学以致用。</p>

这些老师或者很平庸,他们可能只了解了一点点技能,但是,通过这些老师综合教育出来的学生却不一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