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第3/3页)
作品:《俗念》世俗中女子十七八岁嫁人也不稀奇,若真嫁人了,慕轻确也不太方便跟着过去。</p>
慕轻却道:“阿絮走了,她走时我在睡觉,她也没同我道别。娘亲说她是回自己家中去了,但她家在哪,娘亲没告诉我,只说日后阿絮会来找我的。”</p>
只是她等了很多年,都没等到。</p>
她拜入天御宗一事,阿絮也毫不知情。</p>
慕轻心头沉郁,但想来日方长,她总能等到。</p>
寻砚虽觉她这么说无异于守株待兔——甚而连株都没守,但群武比后,天御宗长老亲传弟子慕轻之名大抵也能传得远些,她义姐若也在修道途中,多方打探,迟早会听到慕轻在天御山上,届时,两人便能重聚。</p>
倘若她义姐肯,寻砚再多收一名弟子也无妨。</p>
但那毕竟是将来之事,难以做准数,她们如今被困在这,还不知何时能回山。</p>
寻砚不再深问,一念转回来,又道:“洞口堆的枯枝,是你打算燃火驱寒的么?怎么不点?”</p>
慕轻点了点头:“弟子不受冻,如今入了冬,天气严寒,若降了雪,便会更冷,点上火堆,多少能暖一些——只怕洞中不通风,烟大。”</p>
慕轻尚余些许灵力护体,又无病无伤,比她要耐寒许多,有此考量,自是为她。寻砚也不强撑高人颜面,颔首领了她心意,道:“试一试总不要紧。”</p>
倘若挨不过,便该考虑另择寓处过冬了。</p>
慕轻左手提剑站起来,向寻砚一点头道:“请师尊稍待。”转身回去,将枯枝堆往洞中移了些位置,掐诀点燃枯枝,火光立时将慕轻周身笼罩起来,烘得她宛如置身和春。</p>
幸得山洞尚算宽阔高大,火堆生出的烟积在洞顶,只要不离火堆太近,一时半会,倒也不太熏人。</p>
慕轻略感慰怀,在火堆近处铺了些干草,便请师尊进来,又禀道:“师尊,弟子再去砍些枯枝来做储备。”</p>
寻砚道:“你掌心有伤,握剑恐怕不便。这些已然足够了。”</p>
慕轻不甚在意,道:“冬日树枝易折,不必费多大力气,弟子当心些,便不要紧。再不然,弟子左手也用得惯的。”</p>
寻砚不敌她执意,允了,让她将伤处裹住,以免沾了木屑枯尘。慕轻依言将帕子烘干,绕着右掌包好,退出洞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