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早起锻炼新路径(第1/3页)

作品:《重生不晟

借着夜幕,赶着马车,穿过黑暗,在天完全黑尽时候,才回到了家。柳眉迎面上来,就开始责备,“你现在真是翅膀硬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p>

乖巧的外表上,是彻底的独立。一个人就敢往万友县跑。听到少年带回的消息,柳眉很是担心,当时就差李重丙去寻找,却被柳太公拦了下来,“那小子知道分寸,没必要担心。”</p>

果不其然,李晟的确回来,还买了很多东西。唐武的家人在一旁,很是关切,对李晟怒目而视。外面很危险,要是被裹挟着去当强盗,不小心丢了小命,找谁说理去。</p>

“娘,我没事儿?”</p>

柳眉叹了一口气,“吃过饭了没有。”</p>

李晟笑了笑,“吃过了,爷爷家吃的。”这倒有些稀奇,李老爷子还请李晟吃饭。“你们两个吃过了么。”</p>

唐武二人点头,两家大人拉着他们离开。李晟同样叹了口气,“爹,把东西般进去吧。”</p>

柳眉坐在椅子上,板着脸道,“说吧,为了什么事儿?”</p>

“娘,长桥集没了?”</p>

李重乙诧异道,“怎么可能没了?”</p>

“京城里有大官,要把集市上的居民都迁走。”</p>

所有人都面色难看,官府拆迁办,那是要人老命的事儿。李重乙最是焦急,“那老宅那边?”</p>

“这倒不用担心,大伯和小叔帮着别人拆迁,不会吃了什么亏。二伯,大伯说,只要芸儿姐嫁给胡员外,你们家就可以回去。”</p>

李重乙的怒火,立马被撩拨起来,“谁稀罕回去,你爷爷奶奶,怎么样了?”</p>

故土难离,最放不下的,当是二位老人,“还好,这一次又迁的不远,听说还是在开封府治下,靠近颍昌府。”</p>

不是他不老实,未免节外生枝,还是打消二伯的念头。善人就不能跟恶人在一起,就算是佛陀的慈悲之心,也难感化凶徒。爷爷奶奶的态度确实有所改变,但李晟不能赌,还是等等吧。只有彻底失望,才能彻底看清楚,他们还有希冀,还在希望,光宗耀祖的荣光。</p>

李晟说的轻松,实际上,绝对没有这么乐观。柳太公问到最关键的地方,“他们就局限于长桥集么?”</p>

长桥集往东过来,就是柳家庄,这一段沙石坡倒是一段天然的屏障。事实上,只是长桥集一段,如何能满足马儿的活动范围。河南能养马,只要气候适宜,又有充足的食物,马儿很好养活。大宁朝人口众多,土地兼并严重,哪里有地方来养马。</p>

养马费的地,可不是一丁点儿。长桥集养个几十匹马,这周围的田地,恐怕会遭了大殃。</p>

接下来,这周围的百姓,才真正要受苦。</p>

“翁翁,他们养马,这方圆几里地,怕是都要遭殃,不过咱们家还可以,在沙石坡上竖起木桩,马便过不来。”</p>

柳太公鄙夷道,“如此劳命伤财,还不如经略西北,有本事把河套打下来,又担心缺什么马匹。”</p>

若有那个本事,燕云十六州,丝绸之路都让打下来了,就是没有那个能耐,才想着要在河南之地,一举崛起。</p>

天象不好,官府盘压,百姓被放在火上烤。今日哭的,是长桥集居民,明日,就是被波及的农夫。李晟什么也改变不了,朝堂大佬们商量的结果,无可奈何。但愿江景亭能将马场搅和黄了,免了他们流离的苦楚。</p>

李重乙做了个决定,“阿丙,我明天回一趟长桥集。”现在是石匠总工,山里陆续出产石头,都是他的指挥。</p>

李重丙点头,看了看柳眉,“我跟你一起去。”若真的迁徙走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够相见。哪怕一个县相隔,也很难见面。人的地域性很小,没有相识的缘分,擦身而过,只是形同陌路。</p>

李晟首先赞同,“好啊,爹,你明天顺便把马车还了,租的马车行的。”</p>

心里有了伤口,别人若是再割,就会痛彻心扉,难以忍受。当然不会让人拉动锯口,李晟想不到,他们还能怎么坑害两个老实的兄弟。而李老爷子和莫奶奶,放不下这个面子。他们是薄待了李重乙两兄弟,所以绝不忍心再拖累他们。</p>

暗地里下定决心,到时候,可以全了他们的孝心。至此分道扬镳,不代表着永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