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智用美人计,谋算得一物(第1/3页)
作品:《凰歌潋滟》“娘娘,您拖住太傅一个时辰便好。”休语坐在马车里轻声道:“奴婢会引着那人去主院,只要不出意外,东西一定能到手。”</p>
潋滟收回目光,坐正了身子:“好。”</p>
要将人困在床第之间,使人对外头半分没有察觉。这是考她的媚术,还是考韩朔的耳力?。</p>
潋滟觉得,只有一种方法能完全分了韩朔的心。她今晚也正好试试,问清楚当初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他到底藏的是什么心思。</p>
马车从西门出宫,直奔韩府。车顶上伏了一个人,着一身黑衣。不仔细看,压根无法发现他。</p>
到了韩府,潋滟踏进主院的屋子,韩朔正在桌边看书,捏的竟是一本《道德经》。</p>
“太傅好兴致。”走到桌边跟着坐下,潋滟侧头看着他,皮笑肉不笑地道:“这么晚了也要看书,当真是我朝之典范。”</p>
韩朔抬头,放下书,将桌上温着的一壶酒倒了出来,轻笑道:“臣候着娘娘,看书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娘娘又何必嘲笑。先来尝尝这酒如何?”</p>
琼浆玉液倾杯,潋滟轻轻一嗅,竟是不曾识过的酒香。</p>
“这酒唤醉暖,五谷杂粮和着桃花酿成。”递了一杯到她面前,韩朔道:“娘娘尝尝,可还喜欢?”</p>
潋滟眼眸亮晶晶的,接过酒杯来轻轻一呷,入口香醇,余味带着些桃花香气,让人仿若置身春日之林,双手一展,便可尽享一场桃花雨。</p>
“好酒!”她眼波一转,瞧着韩朔道:“太傅这里果然尽是好东西,这样的酒,洛阳当是没有,才不曾让本宫尝过。”</p>
韩朔点头,此酒是秦阳到了邺城让人送回来的,他就知道她会喜欢。</p>
“本宫今日在宫里,瞧见了几个小孩子。也不知是哪家人进宫给皇后请安了,粉粉嫩嫩的几个小人儿,竟然跑到了沉香宫来。”潋滟放下酒杯,笑着开口道:“一看见他们,便让本宫想起了我们的小时候。大概也是这般大小,穿一身软锦缎,戴着小金锁。”</p>
微微一愣,韩朔侧眼看着潋滟。她这是,来同他追忆以往的不成?他以为她是万万不想提起以前的,现在竟然也这般坦荡了。</p>
小时候,他们的确也是这样,潋滟和明媚会穿一样的衣裳,梳一样的头发。而他每次去楚府,都能一眼分出她俩,然后走过去牵着明媚的手,带她去玩。</p>
“子狐,你怎么知道哪个是我,哪个是妹妹?”明媚好奇极了,问他。</p>
他笑着,宠溺地看着她,却不会回答。为什么分得出呢,因为明媚和潋滟在他眼里是不一样的,明媚眼里尽是天真,而潋滟眼里,有让人惊艳的妩媚。</p>
不过几岁的孩子,那一身妖娆之意却见了些端倪。他当时就觉得一定要离潋滟远远的,她以后,定然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却也是能妖媚惑人的。</p>
后来明媚病逝,她守在他身边三天三夜,倔强地同他说:“子狐哥哥,我代替姐姐嫁给你好不好?”</p>
他一抬头就迷失在了那双眸子里,回过神来,竟很是恼怒。不过他脸上不曾表露半分,甚至很平静地答应了她。明媚已经不在了,有这么一张一模一样的脸陪着他也是很好的。可是,他不喜欢楚潋滟,非常不喜欢。</p>
他跟陪明媚一样,陪潋滟上街,陪她去采花,陪她玩游戏。再大一些,他便会了男女之间的甜言蜜语,从月老庙求了红鸾绳,笑吟吟地在大槐树下给她戴上,说赠子红鸾绳,与子一生好。</p>
那不过是逢场作戏的虚假承诺,他心里是没有当一回事的。可是看见潋滟那么高兴,他的红鸾绳便缝在了一个荷包里,没有丢掉。</p>
回想起来,那遥远的小时候也不过就发生这么一些事而已,他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后来母亲死了,大哥下狱,父亲被他夺了位子,气死之后,他就更不想去想以前那些单纯的时候。人啊,还是要心狠手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