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千年后的运河(第2/3页)

作品:《三国之帝国崛起

“那可有什么变通的办法?‘毒蛇’那边来了消息,罗马人的凯撒和不少贵族是相当的不和,这其中是不是有可以利用的地方?”</p>

“怕是也很难,罗**凯撒塞鲁维虽然与贵族的矛盾尖锐,可是他对军队的控制力却是非常之强。没有军队的支持,这些贵族能做什么?他们成不了什么事情。”</p>

“这个不要紧,只要能让塞鲁维难受的事情,咱们就努力去做一做。现在罗马人对两河是虎视眈眈,一时间他也许不敢与我们开战,可是这一战却是迟早的事情。”</p>

看着嬴啸发射着寒光的眼睛,郭嘉心中也是一阵阵翻腾,陛下虽然有些年级,可这雄心依然不减当年啊。:“陛下,既然这样,司马懿也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现在他和那些日耳曼人有了一定接触,现在正是加紧准备的时候。”</p>

嬴啸点点头,这个事情他早就让司马懿去办了,可是和那些人打交道可不容易。山高路远,语言不同,地理风俗不熟悉,这让司马懿的工作也是举步维艰。</p>

日耳曼人,现在一说起来似乎就是指德国人,其实这是不对的。“日耳曼”这个名字是凯尔特语,意思大约是“邻居”的意思,他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包含了很多种群,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朱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等等。他们合起来称呼为日耳曼人。</p>

这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我们姑且这样称呼他们吧--此时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和畜牧为辅。在社会组织方面,他们依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散居在公社似的村庄里,基本上不存在蓄奴制度。各村都有议会,负责商讨内政外交事务,并推举他们中最勇敢善战的人当国王。日耳曼人用敌人的尸体和鲜血祭祀各种自然神灵,对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极其敬畏。</p>

而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息过,这些在罗马人眼中的野蛮人,成群结队的越过边境,不停的侵犯着罗马。塞鲁维在位这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压制,可却无法剿灭这些人,为什么呢?罗马人在当时是有能力打败日耳曼人的。</p>

古罗马大文豪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中曾经这样问道:“有谁会离开四季温暖宜人的意大利、阿非利加和亚细亚,穿越未知而危险的海洋,移居到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荒凉的日耳曼尼亚(中北欧)去呢?”当时的日德兰半岛也和日耳曼尼亚其它地区一样,布满了森林和沼泽,终年雨雾弥漫。</p>

这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当时的罗马人对这地方不感兴趣,也不会浪费生命去远征这险恶之地。同时,罗马士兵大多是适应意大利那温暖的环境,去那酷寒的地方作战,也是他们不希望的事情。</p>

嬴啸看着郭嘉也说到:“这些日耳曼人只是缺乏组织,他们其实不缺乏什么,在说了,援助他们的路程实在是太远了。不可能给予他们什么援助的。”</p>

“陛下,与罗马人的战争还是很遥远的,近期内,相信打不起来。”</p>

“话是这么说,可是塞鲁维是个疯狂的家伙,谁有说的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若是五年前,那还不是说打就打,可对安息的战争我们消耗掉了相当的力量,士兵伤亡且不计,单是这物资与钱财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短期内,朕打不起仗了,朕可不想穷兵黩武。”</p>

见嬴啸有这个觉悟,郭嘉也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陛下,两河地区明年便足以自给自足,而现在张颌将军带领二十万大军足以使用了。现在即便有战争,我们也会采取防守的姿态了,相信塞鲁维也不会昏聩到这个程度。毕竟他的经济体系已经很糟糕了。”</p>

“可惜啊,可惜。罗马也是农耕为主,想控制他们的命脉是不可能的,以细作传来的消息看,这罗马之广阔,几与帝国相同,所以万万不可轻敌。”</p>

郭嘉反而笑了起来:“不轻敌是必须的,可陛下也不用过于忧心,罗马是很强大,可依然是不如我们的。罗马人生活之奢侈,是我们想不到的。他们崇尚暴力,可战术单一,缺乏骑兵,我们根本不用畏惧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