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分配(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再加上不久就要抵达的四十五营湘楚健将,在光绪看来,三万余大军林立在山海关一线,进攻先不敢说,守成那是绝对没有问题。</p>
十年前聂士成在众将推脱避战的情形下,主动去台湾打法兰西舰队,这件事让光绪对他的印象非常的好。</p>
要不然在这个危机时刻,光绪也不会亲自点将聂士成,让他担任直隶提督,主持直隶的防御。</p>
而对徐邦道这个在金州公然敢违背那个老东西的暗示,和连顺联兵战斗的老将,光绪也是非常的欣赏。</p>
至于那个高大英俊,阳光魁梧的何长缨,光绪就不只是简单的欣赏和印象很好了。</p>
而是一种说不明的情绪。</p>
无论是何长缨那令人热血深思的书,他的大气磅礴的诗词。</p>
他在津门的纵意任性,快意恩仇。</p>
还是他的阳光随性,自然不做作,他的强壮魁梧,微黑的皮肤,高大的个子,菱角分明的脸庞,明亮里略带锋利的自信眼神。</p>
或者他那一系列,光辉的刺眼的不败战绩。</p>
在何长缨的身上,光绪看到了一种属于少年中国的,男子汉般昂扬雄起,奋发向上的力量。</p>
而这些,都是光绪所欠缺的。</p>
或者被这死气沉沉的紫禁城,给死死压抑着的,又万分羡慕渴望的东西。</p>
在光绪的情绪深处,何长缨现在所的生活,正是他理想而羡慕不已的那种生活。</p>
自在,自由,热血,拼搏。</p>
光绪自小长在深宫,性格柔弱阴郁,又极易冲动发火。</p>
而何长缨正是如他反面,强壮阳光,在他思考之间,可以看到眼神里不时闪现着睿智的光芒。</p>
光绪时常幻想着自己能驰骋在战马上面,指挥着千军万马,战无不胜。</p>
却只能死死的憋在这个狭窄逼仄的紫禁城里,整天耐着性子,去面那些倚老卖老的老糊涂昏臣。</p>
还时刻提心吊胆的提防着,颐和园深处,投射过来的那道阴森压抑的目光。</p>
一边候着的翁同龢,看着自己的这个学生眼睛里面露出的喜悦,岂能不知道光绪的心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