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分配(第3/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

他先给光绪来了一个马屁道:“贺喜皇上,现在将心可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心杀倭立功;大军平灭倭夷,指日可待。”</p>

“嗯,老师说的好;只是现在这**的事儿,如何才妥当?”</p>

面对着一群‘哭奶’的文臣武将,光绪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p>

翁同龢一脸正色的说道:“皇上,臣子们一腔热血,不宜冷了他们的心啊!”</p>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老师以为该如何处理?”</p>

光绪见到翁同龢一语点出了其中的关键,不禁连连点头,心想着还是老师懂得自己的担心。</p>

“现在山海关驻防有两万大军,关内诸军虽然枪支缺少,不过倭夷想要破关,只有先拔关外三城,而关外三城几乎人手一枪,且弹药充足;”</p>

翁同龢心里已经想好了说辞,却故意的摸着胡须,装作沉吟状:“因而,山海关看似缺枪少弹,实则不缺。”</p>

光绪想了一会儿,抬头惊讶的说道:“老师说的太有理了!只要关外三城安如磐石,关内诸军并不需要太多的枪支,而关外三城现在8500人,有了7000支**,剩下的做饭,运送弹药,修葺营房工事,根本就不需要配枪。”</p>

假如刘坤一在这里,他会委婉的启奏光绪,账不是这么算的。</p>

假如聂士成在这里,他会诚恳的启奏光绪,必须要保证关城两翼清军拥有足够的火力,才能防止倭夷久攻不下关外三城,选择从其他地点突破。</p>

假如何长缨在这里,他会无视翁同龢这个私心爆棚的老**,而是和他据理力争,并且在心里暗骂‘屁话’,‘尼麻痹’!</p>

然而现在殿内只有这中二热血青年光绪,和这个狡诈无耻,只记私怨,毫无国朝公心的翁同龢。</p>

“依着老臣看来,既然众将都诉苦表决心,断不能冷了他们,不如按着人数和现在手中枪支的多寡,来均分分配;这样无人有怨言,说不公。”</p>

翁同龢到此,终于说出了他心里的伎俩。</p>

在他看来,聂士成和关外北洋三军,只要老老实实的守好山海关则可,万一给他们这些利器,一不小心又是一个大捷。</p>

那么前段时间费这么大的心思瓦解北洋,赶李鸿章下台,岂不都是白做了?</p>

最好在关外三城,倭夷和北洋军打得两败俱伤,那才是最美妙的事情。</p>

当天下午,光绪算了各军的人数和现有枪支武器,随即把那一万支**,65门火炮,进行了他所认为的完美的拆开分配。</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