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朕更放心(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看来长孙无忌所说,“群牧事重,重在长官。”真是一点不假,有郭孝恪和高峻二人在,西州无忧也!</p>
皇帝在接报后,曾经再一次动过重赏西州的念头, 但再赏能赏到哪里去呢?高峻太年轻了,而且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p>
最后他只做了一个决定:庭州刺史阿史那薄布,授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开国侯,以从三品入居长安,赐以宅第。以彰其主动上请将浮图城并入大唐、又协同西州袭定白袍城的功绩。</p>
原庭州别驾、现长史王达, 以并白袍城之功,授庭州刺史, 正四品下阶。</p>
相比于西州的抗旱,黔州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但陛下并没有苛责高审行半句,西州长史苏殷上报的黔州抗旱奏章, 其中也没有提什么高审行罚俸之事,也就不罚了。毕竟那些开出来的荒地,明年后年还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p>
而且他还超拔了黔州的一位县令级的官员到了黔州长史之位。凡择人之法有四条:一为身, 须体貌丰伟。二为言, 须言辞辩正。三为书,须楷法遒美。四为判, 须文理优长。以上四事皆有可取,才可授六品以上官职。</p>
那个李引的相貌,有司早就报与皇帝知晓,此人面贯长疤、眉目凶恶,“体貌丰伟”头一条根本就不够格,但皇帝没有犹豫,还是擢升了他。</p>
自从亲征高丽之后,皇帝的身体总有不适,有时睡梦中就置身于深沟固垒、飞矢如蝗的战场,常常半夜惊醒,在夏夜中虚汗湿透锦被、醒过后精神萎顿。</p>
身体不爽,便会常思过去。</p>
皇帝曾于八月初到过庆善宫,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庆善宫内观览,不胜哽嘘。想起自已初生时,胸有二龙胎迹,母后对他、在诸子中爱视最深。</p>
他对侍臣道,“朕生于此宫,今母后永违,育我之德已不可报!”继而嚎啕大哭,左右臣属、侍从皆流涕。</p>
随后,陛下又幸九成宫,那里就是他母后生前所居之地,皇帝巡视故物依然,仿佛母亲仍在,因而又是悲痛不已。于是下诏有司,大开库仓、赈济贫困百姓,以积母后之德。</p>
御医说, 有道是冬病夏发,陛下龙体欠安,是在高丽战场上因苦寒所起,这次发作有着苦于酷暑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