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玉楼春3(第1/3页)

作品:《鸳鸯两字怎生书

秋纹在后,猛听此言“你信我便是”,心中大大的激荡,这句话,当年不是这赠玉少年说过的么?</p>

其实一个人的六岁并不会记得很多事情,其中除非是刻骨铭心般令人难忘的。可是一个人六岁时候的事,又哪有什么刻骨铭心?</p>

可是,秋纹就有。</p>

那年她六岁,她不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她唯一的亲人就是姑姑。他们住在建康城外的一个小村里。姑姑很忙,每日忙着采桑织布,绣花编织,可是待她极好。</p>

她和姑姑因为是异乡之人,总是或多或少地受着这儿本地人的排挤。每每姑姑带着她去城外一处卖染织好的布匹时,总会受到一伙乡里无赖的纠缠。</p>

她不能忘记,那次姑姑将卖布匹的钱送给那几个乡里无赖的痛苦情景,姑姑抱着她,喃喃说道:“纹儿,姑姑没用,我总想着,靠我自己的辛苦劳动,咱们就能过上好的日子,看来姑姑想错了。”</p>

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着姑姑满是老茧的手,哭道:“姑姑,别难过了。纹儿会快快长大,帮着姑姑赚钱的。”</p>

可是姑姑的眼神依旧显得很悲伤,她朝着北方深深地回望着,终于又将她紧紧地搂在怀里。</p>

可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是经不住饿的。没多久,她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姑姑整理完筐子后,替秋纹梳理着头发,叹道:“今天我们又要挨饿了,本以为卖掉了布匹,能给你买几个馒头,裁一身衣服呢?”</p>

她安慰姑姑道:“姑姑,我不喜欢吃大馒头。我们回家去吧,家里的咸菜粥我觉得甚是好吃。我还要吃这个!”</p>

姑姑叹息着说:“纹儿,你可真懂事!怪姑姑没本事!”她看着灰沉沉的天,郁郁说道:“你原是金枝玉叶呀!可是不这样,还能怎地?”</p>

她继而说道:“走吧,我们回去吧!”</p>

她不知道,刚才的这一幕已经深深地落在一个少年的眼眸中,他看着这些乡里的无赖,叫过身边的一个随从,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p>

少年是来这里踏青的。书读的多了,自然头昏眼花。所以依着父亲的同意,他便来到这书院附近走走。书院是一个不得志的文人辞官后开办的。可是这梁怀素眼光独到,坚持将梁世元送往这偏僻的书院就读。</p>

不想就在这看见了如此一幕。看着一个弱质女流携着个五六岁的女娃,口袋里没有一个铜板,少年的心很是不忍。</p>

正因为当初多看了这一眼,所以就由此结识了这个女娃。</p>

他少年走上前去,对着眼前失神的女娃笑道:“小妹妹,你可是肚子饿么?”</p>

刚说完话儿,他便发现这个女娃的脸蛋是如此的可爱,合了他的眼缘。女娃的姑姑停下脚步,眼睛警惕地看着他,见是一个风采绝佳的少年公子,便道:“这位小公子,谢谢你的好心,但是我们不饿。”</p>

少年便笑了笑,将小女孩儿抱在怀里,闻着小女孩身上的淡香,又听到她肚子还是咕噜咕噜地叫着,怜惜地说道:“却是饿了。我这里有一两银子。你去买着吃吧!”</p>

其实在这少年的怀抱里,很是温暖。她也走了半日,实在也是累了。毕竟才六岁的年纪。</p>

她学着姑姑的模样说道:“这位小公子,我很累,走不动了,不如你抱着我去买些馒头烧饼吧。”</p>

姑姑想再次拒绝,可是看到少年满脸疼惜无害的表情,也是不忍心让她再挨饿了,便惭愧地笑道:“真是谢谢小公子了。”说罢又看着我道:“有劳公子抱着她了。”</p>

少年笑道:“小女娃儿我抱在手里怪舒服的。分量又极轻。如此我就带她往包子铺去了。我不会拐卖她的,你信我便是。”</p>

姑姑点点头,笑着看少年抱着她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