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反复修改的方案(第1/3页)
作品:《明末超级强国》李毅在辽东的时候就听说了潘大复的事情,派人把潘大复秘密接到辽东,把潘大复安排到水利学院学习!说是学习,潘大复大部分时间都是当老师。因为他跟随父亲多年,对水利研究的非常透彻。但李毅带来的东西让潘大复耳目一新,特别是水泥和钢筋的应用。</p>
李毅一点拨,潘大复立刻就明白李毅的意思,潘大复心中计算一会儿说道:“摄政王这样的话,整条黄河的费用要超过2个亿银元。”</p>
李毅说道:“钱你不用担心,我砸锅卖铁也给你凑出来。老潘我再强调一次,质量一定要保证,钱你不用担心。”</p>
潘大复心中激动不已,想当初自己父亲潘季训为黄河到处讨钱,批下来的钱少的可伶,中间还被那些官吏层层贪污,到父亲的手上只是一点点,在黄河上只能修修补补,结果就是大水来了,黄河处处危险,处处决堤。</p>
潘大复想到这里,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水泥桩怎么铸造,毕竟太多了,于是问道:“摄政王,我现在担心的是怎么铸造这样多的水泥桩?”</p>
李毅想起了个世界是水泥涵管厂,统一制造,质量才有保证:“建立水泥桩工厂,采用流水线的形式。这水泥桩厂可以十里二十里就可以办一个。另外你把水泥桩的规格报上来,我立刻安排钢铁厂生产磨具,记住,要考虑到人力能够搬动,也要高重量,高强度!”</p>
潘大复立刻说道:“是!摄政王,我一定拿出最佳数据。”</p>
李毅说道:“辛苦你了!”</p>
潘大复有点哽咽说道:“应该谢谢摄政王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完成父亲27年的愿望。”</p>
李毅说道:“该我们谢谢你和你的父亲潘季驯先生,你们为黄河两岸的百姓付出的太多太多。”</p>
然而现实却给给李毅一个狠狠的巴掌,第三天潘大复就给李毅打来电话,潘大复焦急的说道:“摄政王,遇见天大的麻烦了!”</p>
李毅迟疑的问道:“怎么了?”</p>
潘大复带着哭音说道:“摄政王,水泥在低温中不能凝结,就算凝结,强度也会很低!”</p>
李毅张张嘴巴,他不知道水泥的特性,他第一次听到水泥不能在低温中凝结。这个后果很严重,水泥不能凝结,工程就不能进行,等水泥可以凝结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凌汛,桃花汛就到了,这时间不等人啊。</p>
李毅想想问道:“老潘!这水泥桩打下去,河堤强度会不会牢固一点?”</p>
潘大复说道:“当然会强很多,可是水泥不会凝结,去哪里弄水泥桩啊?更何况开封以下的黄河流经的地方除了山东,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上都是厚厚的黄土,找块石头都难,去哪里找砂石?摄政王,我有罪,我没有考虑到水泥的特性,使得整个工程进入死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