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渐顿之争(第1/3页)

作品:《混迹天涯

东林寺,庐山西麓,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净土宗,也就是莲宗的祖庭。</p>

当然,最早的那本大悲咒,亦是在此被慧远禅师发现的。</p>

开始林雨辰决定要来这东林寺,本是想确认那半本《大悲咒》的真伪,不过现在完全不需要了。</p>

这半本大悲咒就是真的,林雨辰和蔺雪已经确认了,而且在半路上,林雨辰还将其给练成了。</p>

不过即便是这样,二人还是来到了这江西庐山境内,至于原因嘛,寻找下半部《大悲咒》。</p>

二人的计划本来是想现在不打草惊蛇,在东林寺附近盘桓几日,看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收获。</p>

但是没成想,刚到庐山脚下便就听说东林寺出大事儿了。</p>

打起来了,两拨人——僧照法师一方和僧慧法师一方。</p>

至于原因嘛——渐顿之争。</p>

说起这渐顿之争,或许世人还太熟悉,但是若提起两句名震天下的偈语那定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禅师所作。</p>

二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所作。</p>

传说当年五祖慧能传衣钵时,曾命坐下众僧,各作一偈语,阐述多年佛学的所悟所得。若是偈语中有能得到佛学真谛的,便就传其衣钵。</p>

当时弘忍座下众僧中以神秀禅师佛学最为渊博,众人都觉得六祖人选定不会旁落他人。于是便只等着神秀作偈,而神秀呢,在夜半之时,偷偷在南廊壁间书写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p>

一偈一出,众僧无不称道,但是弘忍禅师却不以为然,觉得“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让其再做一偈。</p>

神秀离去后,过了好几日,都没有写得更好的偈语。终日闷闷不乐。</p>

而就在这时,寺中的另一僧人却得了一偈语,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

这僧人便是慧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