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3页)

作品:《重生农门骄

一段儿女情事,将所有人玩弄与鼓掌之间。</p>

李廷恩看了看石定生的神色,低声道:“我找过张和德之后,张和德惶惶如惊弓之鸟,我将手下之人尽数派出,为此动用了我两位姐夫手下的人马。他们从商,手底下有布庄有药铺,更有常年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之人。很快他们就查出张和德和当年看守国库的户部司库洪安民等人来往甚密。洪安民只是个小吏,如今早已在家赋闲,当年在户部的位置却十分要紧。只是看情形,他们只怕不知库银是假,只以为当年的那些银子成色不足,中间是有差池的。”</p>

该说的都已说完,剩下昭帝身重苗巫蛊毒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的。李廷恩不再开口,屋里便陷入了诡异的沉默。</p>

万重文手里端着茶盅,却任凭茶盅不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沉默了许久,才试探的看着李廷恩,“廷恩,你可有把握将这笔银子找回来?”</p>

此言一出,石定生仿佛瞬间就有了力气,他充满希望的目光落在李廷恩身上。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将希望都放在李廷恩身上了。</p>

若不是这个弟子,这笔银子会藏在迷雾之中,不会有人知道它们是假的,户部会将银子迷迷糊糊都发到兵士的手里,然后就会引起军队哗乱。若世上还有人能找回这笔银子,除了自己这个关门弟子,石定生觉得,自己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谁了。</p>

果然李廷恩没有辜负石定生的希望,他淡淡笑道:“老师放心,这笔银子,我已有眉目。只是此时尚未十足把握,待赵叔回来,想必就有七八成的准数。”</p>

“好,好,好!”石定生是知道李廷恩性情的,既能如此说,就该是有准了。就像这笔库银,在接手宋氏一案的时候,他就告知了自己,可库银是假的这件事,他却从头到尾并未说过。直到杜紫鸢敲响登闻鼓,天降大雨,杜紫鸢成功递上状纸,宗正寺接下此案后,朝臣以天意绵绵不绝弹劾寿章长公主,剑指太后,他都始终沉默。一直到上官睿等人意欲撞死在御前,他才陡然上书,将库银之事揭露出来,一度差点将太后逼去西山。若非太后随之在永宁宫病重,太医无策,此时太后便该在西山了。</p>

虽说太后还政如今看来是有其它的缘由,然而若非自己这个弟子最后的一击,太后又怎会在束手无策中选择了最无奈的法子,还政容易,再要把持朝政,可就难了。</p>

石定生欣慰的看着李廷恩,叹道:“廷恩,此事过后,为师对你,总算能放心了。”他说完这话,有许多自得,更有一丝黯然。</p>

数十年朝廷倾轧,到头来,终究输给了一个女人,可如今,自己的弟子为自己找回了一份颜面。</p>

李廷恩起身冲石定生深施一礼,“老师教导,廷恩片刻不敢忘。”</p>

“好,你尽管放心去找银子,至于这背后阻挠你的人……”石定生冷冷一笑,满脸傲然之色顿现,“老夫倒要瞧瞧,她一个妇人,还能如何翻云覆雨!”</p>

当年能将自己这些人玩弄鼓掌之间,是自己这些人心术不及,如今既知道真相,自己这些老骨头,就要叫她看看,何谓世家!</p>

李廷恩要的便是石定生这句话。</p>

王太后一日在京城,一日太后一系的官员们便不会死心,只要她在,便是一面引人瞩目的旗帜立下。这些人为了护住自己的性命,护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会如同野兽一样拼到最后一刻。</p>

而自己,要查探银子的去向,要为宋氏翻案,要与王太后一系官员争斗,实在分身乏术。</p>

万重文见石定生如此说,很快也道:“师弟放心,说起来,沐恩伯府在勋贵之中也颇有几分颜面,倒要叫那些人瞧瞧自太祖开国便立起来的勋贵为何看不上他们这些凭借外戚出身立足的人。”</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付华麟沉默片刻,面无表情道:“你若用人,便用此令。”说罢他解下腰间一块玉佩,抛向了李廷恩。</p>

果毅侯府世代领军,从沙场上退下来的老兵有许多至今还在果毅侯府名下的庄子里养老。这些人,都是果毅侯府不可小视的势力。李廷恩认得这块猛虎佩,这是号令果毅侯府那些名为庄丁,实为护卫之人的信物。</p>

他没有客套接住玉佩,笑道:“多谢。”</p>

付华麟望了他一眼,转过身看着窗外碧翠的景色,心中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乌云。</p>

自从宋林生一案重审,尤其是户部假银之事出现后,张和德整日躺在床上噩梦连连,就是青天白日,也会常常一张一乍的,整个人都像是丢了魂一样。</p>

方氏隐约也能猜到张和德为何如此慌张,毕竟张和德早年就是在宋林生底下做事,如今也还在户部任职。</p>

她对了对账,看见这一个多月就瘦了一圈儿的张和德顶着双凹进去的眼睛坐在那里跟游魂一样,就劝了一句,“老爷。”</p>

张和德完全听不到方氏的声音。</p>

方氏只得又喊了一声,“老爷!”</p>

张和德一个哆嗦,回过神才发现是边上的方式在叫自己,怒道:“青天白日的,你喊什么!”</p>

方氏心底翻了个白眼,却不敢招惹这会儿的张和德,耐下性子道:“老爷,您要担心,何不去找找宋姨娘。”她说着压低嗓音,“老爷,这案子,可是李大人主审,宋姨娘好歹还跟他是亲戚,当年的事儿,您又没怎么搀和,不过就是……”</p>

“好了!”张和德没好气的瞪了方氏一眼。</p>

这嘴上没把门的娘们儿,真当是在自己屋里头,就啥话都不用顾忌了!</p>

不过方氏的话点中了这些日子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他犹豫了一下道:“就是远亲,李大人那脾气,只怕未必要给这份颜面。这可是七百万两银子!”</p>

一说到七百万,张和德都觉得自己心都要蹦出来了。当年不过是收了银子办事,做一笔糊涂账,反正以为宋林生是必然要死的。再说宋林生那样不懂变通的人,他顶在上头,户部底下简直是一片哀鸣,半点甜头都吃不到。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这样的人总是要倒的。况且宋林生得罪的还是太后,那是皇上的亲娘!不过就是弄笔糊涂账罢了,宋林生死了,谁还会在乎。</p>

谁知当初找回来的银子居然是假的!</p>

想到自己做过的事情,张和德总觉得哪天这脑袋上的脖子就不是自己的了。他也想去找找宋素兰,哄一哄,劝李廷恩高抬贵手。可有时候又想想,原本李廷恩没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要自己找上门,李廷恩一直找不到银子,有心找个替罪羊,干脆看中自己又该如何是好?再说毕竟是远亲,他以前因自己拿架子能转身就走,这回涉及到几百万两库银,只怕就更……</p>

张和德心里反复颠个,一直拿不定主意。</p>

方氏见他这模样就撇了撇嘴,“您有现成的路子罢,还舍不得为难一个姨娘。要不您就等着,这么天天熬下去,迟早熬**干。您瞧瞧人家那些没路子的,这段时日多折腾啊,上蹿下跳的,偏您放着眼前的路不走。”</p>

张和德被方氏这么一说,一咬牙道:“成,那就试试。”</p>

方氏喜笑颜开,“那我给您备礼?”你赶紧去送,顶着那狐狸精的名头去送,到时候被人撅回来,我看你还护着狐狸精不?老娘就不信了,为了个远亲,李廷恩连仕途都不管了。</p>

“不忙,你去问问素兰,让她去李家打听打听,咱们先叫人去把素兰的娘接过来。”张和德捋了捋胡须微笑道:“说起来素兰是远亲,她娘总该近一些,还是长辈,到时候在李大人面前也说的上几句话。”</p>

方氏脸上原本的笑意就冻住了,闷了一会儿,她很快回过神道:“好,我啊,这就亲自过去问问宋姨娘。”说着她就痛快的收拾了账册,去了宋素兰院子里。</p>

过了两个时辰,她从宋素兰屋子出来,一脸僵硬的吩咐身边的下人,“去两个人,到河南府把她娘给接来!”想了想,她告诫道:“把人平平安安的接来,说到头,老爷的仕途最要紧。待她给我生了儿子,有的是法子!”</p>

下人就点头哈腰的保证,“您放心,您放心。”</p>

方氏扭过头又看了看屋子,运了运气,黑着脸走了。</p>